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該縣通過大宗農產品產銷對接、在珠三角建立產銷平台、扶貧農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電商運營等舉措,強推仁化農產品走向千家萬戶。其中,東莞市鬆山湖管委會借助鬆山湖園區優勢,讓掛點幫扶的康溪村每周定期將農戶自種的優質果蔬運往鬆山湖管委會食堂,並在管委會飯堂建成“康溪驛站”提貨點,鬆山湖市場的富康果蔬店也開業運營,康溪村農產品從無人問津變成“香餑餑”。“去年種的蔬菜、大米等不夠賣,今年從鄰居那領了2塊田來多種些。有銷路,種得有‘癮’!”康溪村貧困戶周大姐眉開眼笑地說。
強化支撐 推動特色產業持續發展
近日,在紅山鎮魚皇村,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操君喜等專家通過“雲”直播,向當地茶農互動傳授采茶、制茶、泡茶的“小技巧”。這是仁化縣與省院校開展技術服務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該縣建立了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省市縣鎮四級技術服務體系,與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科研技術服務平台,設立全省首家“農村夜校”示範點,建立產學研示範基地和技術服務點8個。此外,該縣建立縣級專家(23名)包片到鎮的機制,在各村公開遴選了約300戶科技示範主體,大力推廣“專家+農技人員+科技試驗示範基地+科技示範主體”的農業技術服務模式。各產業基地還建立“黨員責任區”,把黨員示範崗設到田間地頭,黨員幹部分區包片負責技術指導。
以此同時,該縣先後出台了柑桔和獼猴桃等良種苗木補貼、扶持茶葉產業發展、貧困戶產業扶貧項目“以獎代補”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支農政策。建立了資金投入機制,近兩年來爭取上級農業產業項目資金近2.5億元,投入縣級資金5000多萬元,撬動社會資本8億多元,促進農業基礎設施完善、產業規模壯大、品牌優勢提升、產業深度融合等全方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