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隨著改革的推進以及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民營企業受到的衝擊比較大,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應當說,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確實有一些歷史原因,但是更主要還是經濟轉型升級階段的必然現象。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社評表示,2001年入世到2008年期間,中國製造業快速發展,逐漸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帶動重工業發展。但是,為了抵禦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中國走上依賴基建與地產為主的發展模式,最終抬高製造業成本、經濟結構脫實向虛,過早出現了“去工業化的現象,表現在民營企業結構上,就是過多企業依附於基建與地產等行業。
在此期間,宏觀經濟逆周期管理形成了相對一定的方式,國民經濟又處於高速增長期,所以企業造成一種漠視周期的經營慣性,經營上以擴大產能、快速突擊降低價格為主要模式,鋪攤子、上規模、高杠杆,都是企業習慣行為。同時市場治理也不夠規範,導致很多民營企業在環保、社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規範、不穩健、不合規合法的問題。
文章分析,這一粗放式發展方式下,中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黨的十八大以後,從經濟新常態、新發展理念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深入改革經濟體制,民企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受到多重壓力。
首先,中國開始重視杠杆率過高的風險,控制地方政府債務,並對地產業採取嚴格調控措施,禁止炒作。在這個過程中,為避免資金流向這些領域,防止脫實向虛,對影子銀行進行了嚴格治理。一方面,基建和地產投資因融資受限減弱後會影響一批產業依附性的民企,另一方面,嚴重依賴高杠杆的民企也受衝擊。
作為改革的目標,中國政府主動防範風險、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並減少對“大水漫灌”式的投資依賴,經濟擴張速度會放緩,對供給質量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這是一個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過程,競爭力弱的企業會被逐步出清。
在周期增長之後的轉型期,企業不僅要遭受市場規律的清算,還面臨中國制度升級過程。也就是說,民企不僅面臨結構與產業升級,還要承受新的制度環境帶來的壓力。中國政府正在構建一個法治化、市場化與國際化的市場經濟體系,企業必須合規合法,公平競爭,同時擴大開放引入更多外資企業提高競爭水平。這必然大幅增加民企合規壓力、合規成本與競爭挑戰,會有很強的不適感。
最近幾年,輿論經常討論的所有制歧視的主要集中在融資問題,即中小企業(主要是民企)融資難、融資貴。但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全球性的長期存在的現象,最近幾年中國企業更增加了雙重轉型壓力。首先是中小企業面臨出清壓力與轉型升級挑戰,風險急劇增加,按照市場規律,必然很難融資或成本很貴;其次,長期適應投資驅動與粗放發展的金融體系本身也需要轉型,重構一個服務於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融體系需要時間。
目前,民企通過銀行信貸與發債融資的難度越來越大,因為信用風險過高,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也是債券市場屢屢爆雷產生的後果。
文章指出,隨著混合所有制的推進以及央企不斷重組整合,國企正在強身健體。此前過多信貸主要流入以國企為名的地方平台。這也是正在刹車的領域。但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整個經濟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尤其是互聯網平台經濟與製造業受益於此,也不能完全否定。
文章最後說,,周期清算、結構轉型、制度轉型以及外部環境惡化等因素對競爭力本身較弱的民企而言,會產生生存困境。所有的市場主體與政府一樣都面臨轉型挑戰,大家只有實事求是,回歸到企業本身,通過管理變革、勇於創新,提高效率與競爭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創造中國經濟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