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1978—2018年,改革開放的如椽巨筆,寫就中華民族奮鬥的史詩。伴隨大陸改革開放的步伐,兩岸實現直接全面雙向“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年貿易額約1900億美元。一批又一批台胞來大陸謀發展,成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獲益者,寫下屬於自己的“春天故事”。
親歷:見證大陸滄桑巨變
8月,台北。在永然聯合律師事務所的會議室裡,李永然律師正在與來自上海法學會的客人們探討兩岸仲裁法律的異同。談起兩岸交流的變遷,李律師感慨不已。早期,海峽那邊禁令重重,但還是有台商衝破台灣當局的法律與政策障礙,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開始了兩岸貿易往來與間接赴大陸投資的歷程。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呼籲海峽兩岸“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北京紫玉山莊董事長黃紫玉當時在香港,受此感召,她開始協助開拓兩岸貿易。“當時大陸物資匱乏,需要各種商品,台灣經濟比較活躍,促成這樣的貿易,對大家都好。”黃紫玉的父親和兄長都是台灣政商界的知名人士,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為了不連累他們,原名黃美廉的她改名為黃紫玉。
從暗流湧動到春潮汹湧,從20世紀80年代第一波以輕紡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到第二波以石化為代表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再到第三波以電子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台商投資大陸的軌跡,已成為大陸改革開放進程的“注腳”之一,而台灣同胞的改革開放記憶中,“進步”“變化”是最高頻的關鍵詞。
中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壯源早年從事紡織業。1982年,李壯源到江蘇考察投資環境時發現,“那時大陸的紡織業,生產設備、工廠形態和技術還很落後。”再後來,李壯源的足跡遍及大陸多地,如今在四川綿陽投資生物科技。他感慨:“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大陸的變化和進步真是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