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據新華社報道,4月以來,印度新冠疫情反彈迅猛,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連創新高,引發全球高度關注。專家認為,變異新冠病毒的出現和擴大傳播是印度疫情急劇惡化的原因之一。那麼,在印度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主要有哪些?具有哪些特性?目前傳播情況如何?
據印度衛生部3月底發布的公報,由10個國家實驗室組成的“印度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聯盟”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采集的樣本中發現一種新的變異病毒,攜帶E484Q和L452R突變,可能導致免疫逃逸和傳染性增強。
這種起初被媒體稱為“雙突變”病毒的變異病毒已被科學界正式命名為B.1.617。印度阿育王大學特裡維迪生物科學學院院長、病毒學家沙希德·賈米勒博士近日接受印度《西隆時報》專訪時介紹說,“雙突變”病毒的叫法不夠準確,B.1.617總共包含15處突變,有6處發生在病毒刺突蛋白上,其中3處比較關鍵。
據介紹,L452R和E484Q兩處突變均發生在刺突蛋白上與人體細胞中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的區域,L452R提高了病毒侵入細胞的能力,E484Q有助增強病毒的免疫逃逸。刺突蛋白上另一處突變P681R也能使病毒更有效地進入細胞。這些突變的綜合效應使病毒傳染性增強,能部分避開一些中和抗體。
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最新數據顯示,該數據庫最早於2020年10月收到B.1.617樣本測序結果,目前它至少已傳播至全球18個國家或地區。已提交該數據庫的1000多份B.1.617樣本測序結果有786份來自印度,317份來自英國,109份來自美國。
截至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將B.1.617列入“需要關注”的變異病毒。
B.1.617變異病毒在印度傳播令外界擔憂,然而多位專家強調,它並非導致印度近期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數激增的主因。印度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細胞和分子生物學中心主任拉凱什·米什拉博士說,B.1.617在印度已測序新冠病毒樣本中僅占約10%,即使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也僅占約30%,雖然“它的足跡正在一天天增加”,但它只是疫情加劇的部分原因。他認為,造成印度第二波疫情的主因是公眾防疫態度鬆懈,沒有嚴格遵循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