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當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業務規模呈快速增長態勢。經濟日報記者從北京銀保監局獲悉,其轄內2020年全年新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同比提高30%;浙江銀保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其轄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餘額86.39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47.42%,高於同期貸款平均增速32.04個百分點。
對於擁有多項知識產權的科創企業來說,如何促進“知產”有效轉變為“資產”?其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作用日益凸顯。但記者調查發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推進過程中仍有諸多“絆腳石”——作為質押物,知識產權的價值如何評估?一旦企業無法償還貸款,銀行如何將知識產權處置、變現?評估價值高達300萬元的知識產權為何最終只能變現20萬元?為此,記者對北京市、浙江省的相關情況展開了調查。
價值評估難點何解
眾所周知,若從銀行獲得貸款,借款人需要提供相應的擔保方式,通常有抵押擔保、質押擔保、保證擔保三種,銀行在擔保物價值的基礎上,綜合多重因素考量最終確定貸款額度。但與房產等抵押物相比,知識產權等質押物最大的問題在於“難以評估價值”。
由誰來評估?現狀是,因專業度高,絕大多數銀行工作人員並不具備評估能力,因此需要借助外部機構。但記者調查發現,評估機構的收費價格較高,通常是最終評估價值的2%至3%,有的甚至高達5%至6%。若企業知識產權的最終估值為300萬元,銀行按照約30%的質押率放款100萬元,企業則需要支付至少6萬元的評估費用,這無形中會抬高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
為了減少企業支出,有不少銀行採用“自評估”模式,但實際上也是與外部評估機構合作,只是後者不收取評估費。“評估機構之所以免費,是因為通過與銀行合作,評估機構能夠了解到哪些企業擁有哪些專利,進而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企業後續的專利年費代繳、新項目申報等提供服務,相當於為自己獲客。”浙江某城市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說。
但這種“互惠互利”模式並非長久之計。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作為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浙江省台州市率先發力,台州銀保監分局已和台州市知識產權人才庫、專家庫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培訓各銀行知識產權評估基礎人才232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