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發展階段,致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廣大民營企業肩負著重大使命。 |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中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著眼於統籌中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廣大民營企業要積極響應中央的戰略部署,順應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承擔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使命。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馬駿文章表示,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在新發展階段,致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廣大民營企業肩負著重大使命。
文章提出,一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爭當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生力軍。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核心是科技創新帶來的生產力發展之爭。近年來的中美經貿摩擦,讓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存在“卡脖子”的風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都要充分發揮作用。民營企業在中國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中占比超過70%,其中既有華為這樣優秀的大型民營企業,也有近些年迅猛成長起來的科技領軍企業,還有千千萬萬充滿創新活力的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在創新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體制機制靈活,貼近市場,對實際需求高度敏感而且反應敏捷;激勵到位,敢於冒險,充滿了企業家精神。這些都是應對創新不確定性的重要條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這對民營企業而言,更是一個重大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可以探索搞揭榜掛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因此,新形勢下,廣大民營企業要胸懷國家戰略大局,面向高質量發展中的短板和難點,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大基礎研發投入,敢於進取,勇攀高峰,爭當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生力軍。
二是提升質量,滿足新需求,爭當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
40多年來,民營企業之所以蓬勃發展,正是抓住了改革開放初期各種商品與服務短缺的歷史機遇,從針頭線腦開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在繁榮經濟社會的同時,發展壯大了自己。當前,高速但略顯粗放的發展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經濟社會已轉向了一個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新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一個重要判斷,那就是“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既是黨中央的號召,也是廣大企業和企業家的使命。新時代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不斷拓展、品位不斷提高、消費日益升級,“大路貨”已經賣不動了,廣大企業只有繼續銳意進取,不斷開拓創新,抓住經濟社會中的“痛點”“堵點”,準確把握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和消費傾向,利用好大數據、人工智能、柔性製造等科技工具開展差異化競爭,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才能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新需要。
三是堅持擴大開放,爭當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聯結者。
當前,國際上逆全球化暗流湧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帶來了各國經濟與人員的隔離。但隨著全人類的高度重視和科學應對,疫情終將會過去,經濟與人員交往將逐步恢復,全球化依然是有利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我們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擴大對外開放。”11月15日,東盟10國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同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打造了一個覆蓋約23億人口、GDP總量達26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總量約1/3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廣大民營企業家要在推動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上發新力、立新功,既要積極而穩妥地“走出去”,也要高水平高質量地“引進來”,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打造“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更大貢獻。
文章強調,為了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承擔重要的歷史使命,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更好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創造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