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據大公報報道,早前內地疫情嚴重期間,北京單向街書店發出的一封“求助信”在文青圈引發了轟動。這家成立於2006年的書店寫道: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疫情只是催化劑,實體書店的式微或許是意料中的必然之路。近段時間,單向街書店、先鋒書店、杭州曉風書屋等多家實體書店,通過直播售賣盲盒自救。在浩瀚書海中找佳作閱讀,尋尋覓覓,花費不少時間,購買盲盒製造偶遇,開卷有益也可以非常浪漫。\大公報記者 周 琳
“盲盒經濟”一時風行。這種源於日本的小盒子中裝著玩偶手辦,買的時候不知道裝的哪一款,賣的就是顧客對商品不確定性的期待。不可否認,最近書店扎堆賣盲盒,是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但疫情更多的只是壓倒書店的最後一根沉重的稻草。在危機中,“老派公知”、單向街書店創始人許知遠在3月9日走下“神壇”,與淘寶頂流主播薇婭連線,開啟了一場名為“保衛獨立書店”的直播。6分鐘,99元的盲盒就賣了3000件。這突破了許知遠的認知,也讓一直在小眾文藝圈中的實體書店開始重視盲盒等新型銷售方式。
關鍵在於選書人審美觀
與裝著玩偶手辦的盲盒相比,書有那麼大的魅力嗎?書店盲盒的成功,關鍵還在於選書人的審美深度。例如,單向街所挑選的書籍,均為出版體系中的佳作,包括《單讀23.破碎之家》、《最危險的書》、《佩拉宮的午夜》等。盲盒上的一句標語道破了其價值所在:“你可以將它視作一個以不同維度認識這間未曾謀面的書店的方式、重新閱讀一位老朋友的機會”。
和單向空間一道抱團自救的,還有先鋒書店、1200bookshop、精典書店、曉風書屋、烏托邦書店。其中,先鋒書店大概算是書店盲盒界的先鋒。
隨機閱讀獲意外之喜
早在2015年,先鋒書店就在其網店上推出了“定製”盲盒:讀者留言訴說自己最近的心情,書店根據需求針對性地挑選。“很多讀者面對一個龐大的書庫,不知道如何開啟閱讀,所以比較貼心的方式就是我們幫你挑選。”先鋒書店品牌運營經理李新新說。
在無界書店,李小姐買了文學類的盲選。她告訴記者,書不像手辦,如果打開發現踩了雷,會更影響對書店的信任。所以很多人買書總喜歡先看豆瓣推薦,在買之前已經對書的內容有了基本認識,少了驚喜之感。這次的盲選書是兩本不知名的小說,但卻意外地好看,如獲至寶。
除了名家推薦的“背書”,先鋒書店還創新地推出了“氣味盲選”(1本圖書+1款香水)、“甜鹹盲選”(1本書+1張手寫明信片)、“賭酒盲選”(至少1瓶酒+其他)等新花樣。有人說,打開盲盒閱讀是一次劈開冰海的旅途,實體書店未來的自救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