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新時代,人口流動特別是人才流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比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8年的59.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78年的1558.6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38.1萬億元。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口流動的紅利。進入新時代,人口流動特別是人才流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繼焦文章表示,人口流動特別是人才流動,往往伴隨著技術、資金、信息等多方面要素的流動,其中蘊含著充沛的發展動力。例如,在鄉村振興中,大批人才返鄉創業,給鄉村帶來多種資源要素,逐步發展起觀光旅遊、民宿、餐飲等服務業,有的還建立了農村電子商務基地,把農副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國外,有力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對城市發展而言,在一定時間內勞動力資源是有限的,而人才資源就更顯緊俏。能否爭取到更多的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已成為決定城市發展的關鍵。目前,評估一個城市的發展潛能,主要指標已不僅僅是港口、機場、商場、地鐵等硬件基礎設施,還要看其能否在人才競爭中占據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各地政府注重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一些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頻出真招實招,大力吸納各類人才資源,不斷釋放人才流動紅利。
習近平指出,“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不斷提升人才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需要繼續釋放人口流動紅利,特別是大力促進高層次人才流動。高層次人才擁有多種知識、技能以及社會資源,高層次人才流動不只是人口在地理空間上的遷移,而且伴隨著多方面資源要素的流動。
文章認為,從這個角度看,地區和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不僅僅是人才數量的流動與競爭,而且是各個地區和城市之間知識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種資源的流動與競爭。
首先,人才大都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人才流動不僅僅是人在地域空間的流動,而且是與之相伴的知識技能的流動。實際上,人才流動的價值和紅利包括知識技能的流動,這也是人才競爭的重要方面。比如,當前,大數據、雲計算發展迅速,一些地方紛紛出台多種優惠政策,引進這方面的稀缺人才。隨著5G行業風生水起,國內外大企業紛紛開出優厚條件,吸引各類5G技術人才,力爭通過提升人才競爭力占據市場競爭有利位置。
其次,人才流動伴隨著社會關係、物質資源等的流動。人才不是孤立的個體,個人可能是一家中小企業的市場部經理,也可能是一家大型企業的客戶經理,還可能是一個剛開始創業、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有志青年。個人往往掌握一定市場和客戶資源,這些社會關係、物質資源的流動也是人才流動帶來的重要紅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少縣級或鄉鎮政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吸引大量年輕人才到鄉村創業,有力促進了鄉村發展以及城鄉雙向商品和要素流動。
再次,人才流動可能伴隨著項目、資金等要素的流動。一些人才可能帶來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項目,也可能帶來數額可觀的商業投資或風險投資貸款。近年來,一些地方正是看中、抓住了人才流動伴生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通過吸引人才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吸引更多人才,探索出吸引人才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