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30日電/正當美國和日本在釣魚台舉行聯合軍演之際,中國大陸戰機也在南海進行實彈射擊演習。顯示中美貿易戰展開之後,雙方較勁愈演愈烈。擦槍走火的狀況雖未必可能發生,但“經濟冷戰”恐怕已難避免。
大華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日本和美國最近相繼公布,本月曾派潛艦巡航南海,B-52轟炸機飛越南海上空等訊息;B-52戰略轟炸機,日前又與日本航空自衛隊十六架戰機在東海至日本海一帶進行聯合演訓。由於這是美日首次在東海進行共同演習,B-52還飛進中方宣布的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釣魚台列嶼附近空域;美國國防部並宣稱B-52飛越南海和東海空域,是“定期既定操作”的一部分,外界自然將這一連串的動作,解讀為牽制中國大陸。
幾乎在同一時間,大陸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近日也組織數十架殲擊機、殲轟機,在南海進行實彈射擊訓練,兩種機型在不同機場起飛,採取臨空轟炸和俯衝打擊等多種方式,攻擊同一海上目標。針對性的意味顯然也十分濃厚。
這樣的發展既不意外,也不是偶然,因為這是美國引爆美中貿易戰之後,必然的結果。美國以貿易逆差為藉口,以加徵關稅為手段,其終極目標不是擴大美國貿易,而是要遏制中國大陸崛起的勢頭,確保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所以美國會利用各種方式來打擊中國大陸。
本月二十四日中午十二時,美國開始對二千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一分鐘之後,大陸對美國六百億美元商品加徵5%或10%關稅的報復措施隨即生效。這種罕見的方式,一方面展現了中國大陸不求戰但也不畏戰的態度,一方面也表露奉陪到底的決心。
無庸贅言,相較於中國大陸,美國在經濟上仍然具有優勢;但大陸也不是完全沒有底氣。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將近1280億美元,每年為美國各行各業提供一百萬個就業機會;過去十年,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增長了86%,對世界其他地區出口則只增加21%;美國四十九個州對中國大陸的貨物出口持續增長,其中十七個州還是三位數成長;同時每個州對華服務業出口都有三位數的成長,其中三十一個州服務業成長更超過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