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G20大阪峰會上明確指出“確保世界經濟開放、包容、平衡、普惠發展”。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深刻影響著世界各國之間的互動,世界政治經濟發展面臨著很大不確定性。對中國而言,加快民營企業走出去是有效釋放經濟潛能、應對這種不確定性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筆者以全國百強民營企業為關鍵詞,以2018年全年為時間段,通過機器爬取來自谷歌、推特等代表性海外媒體的約兩萬條信息,輔之以人工判斷和篩選,對中國百強民營企業的海外形象進行了系統評估,並基於分析給出提升改進的對策建議。
中國民營企業海外媒體傳播的基本特點
在關注度分布上,新興市場國家媒體給予較多關注
縱觀2018年全年,英國路透社等西方傳統主流媒體持續關注中國經濟發展尤其是對外開放舉措,對“企業投資力度”等主題大致保持著正面報道基調。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國家如巴基斯坦、白俄羅斯、馬來西亞等的主要媒體給予中國民企較高關注度,中國民企海外傳播的渠道與方式更加具有多樣性。同時,在新興市場國家媒體對中國民企的報道中,“機會”“責任”“一帶一路”等詞語出現的頻率較高,表明中國民企總體上為新興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合作機會,受到普遍歡迎。
在討論主題上,“新興”“全球”等成為中國民企海外形象關鍵詞
在海外媒體報道中,“新興的”“全球的”等關鍵詞正在成為中國民企的顯著特征。例如,對華為公司的海外媒體報道量從2015年的第八位躍升至2018年的第一位,吉利控股在推特平台上被提及次數位居第一,相比之下,關於一些大型國企的海外媒體報道量卻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降態勢。
在行業分布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領域得到更高的國際關注
近年來,我國高新企業發展迅猛,例如,華為大力發展5G技術,百度很早進行了人工智能布局,阿里著力開發企業大腦,騰訊把“社交”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在線”“金融”“社交”等詞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海外各大媒體對中國民企的報道中。這表明,海外媒體對中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領域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
在情感傾向上,對不同行業的情感評價呈現較大差異
在情緒取向方面,半數以上的相關報道為中性取向,其中不少表現出認可與贊同,但含有負面情緒的報道仍然占有一定比重。總體來看,獲得正面評價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建築裝飾”“時尚旅遊”“娛樂服務”等領域。
全面認識中國民營企業海外傳播面臨的短板與挑戰
我國民營企業的國際形象識別度有待提升
總覽海外媒體中的我國民企形象,體現出兩個較為顯著的特征:首先,企業特色與個性不夠突出。很多海外媒體在描述我國民企時採用的大多是普遍共性的話語,如“這是一家新興的、實力雄厚的企業”,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形象碎片化現象較為明顯。鮮有民營企業在專業機構新媒體平台和自媒體平台上都具有較高認知度,對其報道的碎片化、偶發性較強,海外民眾容易形成認知差異和片面判斷,不利於中國民企海外形象的整體打造。
跨國企業主動進行海外傳播的意識與能力亟待提高
從海外媒體報道的體量、角度、深度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國民營企業普遍不太善於向外界宣傳自己。很多跨國民企在海外的公關活動中,和當地社會各方面的溝通存在顯著短板,致使一些亮點不能準確充分地傳遞給當地媒體與民眾,甚至招致誤讀。而企業自身的不當行為在海外傳播中卻極易成為炒作焦點,這對企業的應對能力提出了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