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不僅為中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基礎產品和服務,也通過自身的發展帶動民營經濟發展,同時在一般競爭性領域同民營企業相互促進,做強做大所在領域和產業。當前,中國民營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90%,多數處於一般競爭性領域,以中小企業為主。世界各國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通過大企業的發展帶動中小企業為之配套發展,中國國有大型企業的發展為中小民營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同時,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也在市場競爭中通過優勝劣汰促進企業加快科技進步,強化管理,實現體制機制變革,從而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產業技術和資金門檻不斷降低,當前中國越來越多的產業都已經存在大量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競爭,在有些領域民營企業已經占有競爭優勢,如本世紀初民營企業很少涉足的發電、化工等資金、技術密集產業,目前已經對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在一般競爭性領域,國有企業並未為拒絕競爭而獲得政府的額外補貼,也未因國有性質而獲得額外資源或市場,國有企業一方面在基礎行業發揮保障作用,在產業高端起引領作用的同時,另一方面通過公平競爭,與其他經濟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
第三,國有企業是中國全球經濟競爭力的引領者。
國家經濟競爭力主要表現為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的世界經濟競爭力目前主要由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而體現。2019年發布的入圍《財富》世界500強的129戶中國企業中,國有企業占88戶,中央企業占48戶。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必須通過加快技術創新,轉型升級,努力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才能通過引領國內產業的升級,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新時代對國企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文章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模式”的深化將為新時代注入新活力,國有企業在新時代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豐富的內涵,在保值增值中承擔起更高的發展責任,保障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第一,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及相關配套改革。
當前,全球化雖然在遭遇逆流,但趨勢不可改變,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將進一步向前推進。中國將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國有企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壓力,需要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強身健體,推進市場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步伐。混合所有制是當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目的是進一步增強國有資本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截止到2018年底,商業一類中央企業混改比例已超過70%,央企四級及以下子企業超過85%實現了混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資委監管的各級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已達45.9%。與此同時,為進一步理順政府職能部門、國有資本出資人機構與國有企業的關係,中國加快了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機制改革以及相關政策配套體系的綜合改革,促進國有企業全面市場化,使其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為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主體。
第二,加快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
當前,中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很多是中國一些行業的排頭兵,在中國航天、航空、船舶、汽車、通訊、電力、軍事裝備、高鐵、核電、石油天然氣等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處於支配地位,承擔著重要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在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有企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取得重要的改革進展,截止到2018年底,國有企業承擔的鋼鐵過剩產能化解任務圓滿結束,當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全國國有企業基本完成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和市政社區管理等職能分離移交,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達90%以上,消防機構分類處理全面完成,降低企業負債水平成效顯著,處僵治困任務基本完成。經營業績保持了良好水平,2018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1萬億元、利潤總額1.7萬億元。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國有資本仍存在布局結構不合理、戰線太長、分布太散等問題,而且有些國有資本仍然處於產能過剩的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為此,需要根據實際,對一些國有企業採取相應舉措,如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調整重組一批、清理退出等工作,加快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向主業集中。同時,國有企業需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方面作出表率,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推進產業升級,做強做精主業和實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通過自身發展帶動並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質量提升。
第三,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一個國家在世界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加入WTO以來,中國經濟已經深刻融入了全球經濟分工體系,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中國國有企業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無論在管理、技術、核心競爭力上還有相當的差距,特別是科技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更為明顯,在世界經濟分工中更多處於產業鏈中下游的位置。
黨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應該承擔起重塑中國產業全球產業價值鏈分工的地位的責任,為豐富和發展“中國模式”起表率作用。
為此,要努力打造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和全球產業發展中占具有話語權和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加快資源整合能力建設,大力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一批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的領軍企業,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培育一批能夠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引領未來科技變革方向、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創新力量。
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通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非國有企業的迅速成長,走出了一條後發展國家的現代化之路。新時代國有企業要豐富“中國模式”的內涵,引領時代,深化發展,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創新為動力之源,以質量為立身之本,以管理為生存之基,不斷提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提高效益和效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頂梁柱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