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賴清德“務實台獨說”的背後
http://www.crntt.hk   2018-08-02 10:27:57
 
  二是對大陸政策、兩岸關係缺乏準確認知,國際視野和政治格局不足。坊間傳言,蔡英文更欣賞中生代的林佳龍、鄭文燦,因三人均有良好家世和系統的國際教育背景,兼有政務官歷練,多少涉足並理解兩岸和涉外事務的敏感性、全局性。相較而言,出身礦工家庭、從民進黨基層爬上來的賴清德的政治視野和格局顯然不足,其長處是地方和派系內的局部鬥爭經驗,不會像蔡一樣陷入抽象價值或理念的窠臼,但從其“閣揆”任上“台獨基本教義派領袖”的自我限定、安於現狀的人事佈局和陷入“人治”迷思而猶然不覺的表現來看,雖有野心,卻看不到謀求更進一步的高度和格局。賴除堅持“台獨”,還放言“中美貿易戰是台灣機遇”、“‘九二共識’在台灣找不到”,更鮮明地暴露了其對大國博弈、區域態勢、兩岸關係、經濟發展和台灣自身定位等更為宏觀領域議題的認知局限和謬誤。正如台商王屏生所批評的,從在台南市議會講“主張台獨”,到“立法院”廟堂之上以“閣揆”身份自許“台獨工作者”,賴的兩岸論述視野始終停留在台南市長時期,猶如“井底之蛙”。正是基於對宏觀形勢的錯誤判斷,才會導致賴在錯誤的時間點和場合,在兩岸關係上投機、挑釁來謀取政治資本。

  三、蔡、賴競合深刻影響綠營權力博弈

  兩岸關係在島內被稱為“政治帝王學”,即只有“總統”或“選總統者”才會觸及。雖然賴清德放話“無意2020”,卻屢屢挑戰“維持現狀”,挑動兩岸最敏感神經,順勢扮演“被打壓的勇者”形象,借此催生人氣、切割蔡英文,政治野心昭然若揭。蔡、賴二人圍繞意識形態和兩岸政策,就個人、派系的路線與利益分歧的回合式暗戰博弈愈發激烈。未來,“兩個太陽”的競合將深刻影響民進黨內政治博弈的走向。

  一是賴為“台獨”聚氣攏勢,向“獨派”表忠心。中美大國博弈深化及特朗普頻打“台灣牌”讓深綠心神不定、浮想聯翩。在大陸新時期對台工作全面深化推進的背景下,島內“獨派”懼怕兩岸和平發展大勢無可逆轉,擔憂“急獨”意識形態無法吸引中間和年輕選民效忠,更唯恐蔡當局錯失“歷史機遇”,在焦慮和躁動中呈現抱團回暖跡象:由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發起,包括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彭明敏、黃國昌和游錫堃等人連署參與的“獨派大狂歡”、“喜樂島聯盟”,叫囂將於一年後舉辦“獨立公投”;同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也如火如荼;“政治動物”陳水扁頻踩紅線、再度起勢,隱然成為中南部深綠勢力的精神領袖;“台灣民主基金會”赴美發佈民調,宣稱七成多台灣青年願為“台獨”而戰,“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也稱“挺獨”者有38.3%,大於支持“維持現狀”和支持統一者。在此雲譎波詭的氛圍中,賴清德開始了頻密的“台獨”表演,除了言論暴沖,還訪李登輝、約呂秀蓮、拜陳水扁、赴“獨派”聚會,下令“零預算廢省”。賴狂刷存在感既是呼應和凝聚“獨派”氣勢,也是向“基本教義派”表明歸隊心跡。畢竟,在柯文哲慘遭追殺之時,同樣曾到訪上海甚至講過“親中愛台”的賴,在“大位”競逐的“忠誠審查”面前,必須堅定站隊、表明忠心。不過,令賴尷尬的是,他的政治高調也吊高了“獨派”胃口,呂秀蓮幕僚、反共台獨人士楊憲宏要求賴在“行政院長”位置上具體推進“台獨建國”工作,而非“在言論自由層次原地踏步”,例如對大陸進行“政策性出招”,包括“比照美國推動中國人權問責法”,快速推出“反間諜法”、“難民法”等;並提醒賴,其“最重要的台獨政治工作”是今年參選台北市長,“為台獨立首功”。這樣的呼聲受到綠營不同派系和不同動機者的附和,但顯然絕不符合賴的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則。

  二是賴危機感上升,有意豪賭2020。當前島內綠營政客中,賴清德聲望高卻非一騎絕塵,而是遭新老輩前後夾擊。在台灣畸形的“凖總統制”慣性下,“行政院長”往往淪為消耗品或政治炮灰;賴即使表現出色也多是為蔡連任加分;且按照行政倫理潛規則,賴作為“家臣”自無“與主子爭2020”之理。到了2024年,林佳龍、鄭文燦等“學運世代”將進入成熟期和收穫期,屆時賴已58歲,為世代交替所迫,即使有適當位置保溫,氣勢也難與擁有資源的市長相比。因此,蔡曾故意當著賴的面稱讚林的施政才幹,柯文哲也附和稱林是“民進黨共主”,“賴神”內心的焦慮與苦澀可想而知。在強烈危機感下,賴北上後屢屢僭越分際、借台唱戲。甫上任時,賴就大動作要“拼經濟、解五缺”,主持3次“加速投資台灣會議”爭取商界信任;而後全台走遍以“說明政策、貼近民意、檢查落實”,為未來選戰固樁、測試人氣並積累能量。去年下半年,賴還拋出“親中愛台”說,引發綠營諸侯跟風仿效,既為對沖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效應,也是與陷入兩岸“冷對抗”的蔡英文爭奪兩岸論述話語權。近期,在蔡因“赦扁”及“禮讓柯文哲”議題與“獨派”摩擦不斷、“賴上蔡下”輿論再度甚囂塵上之際,賴再次出位表演向“獨派”表忠心,即使被北京點名定位為“台獨頭號目標”,也甘之如飴、樂此不疲,顯然有精心的時機選擇和政治考慮。而賴這種通過“買空賣空”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同時將小英邊緣化並為其買單的做法,也排除了所謂二人刻意“唱雙簧”的可能。

  三是賴用“台獨”主張為選舉定調。從政治現實面看,賴清德絕不甘心做“光杆院長”。賴在“言論自由日”重申“台獨”立場並刻意談“侯友宜逮捕導致鄭南榕自焚”,顯然是將“閣揆職權”與選舉戰術勾連,把“言論自由”貶值為選戰工具。儘管被譏為“嘴炮台獨”,但其在關鍵節點上的密集放話事實上提前吹響“台獨”集結號,為2018乃至2020定下基調。其一,賴通過系統的“台獨”論述鞏固了其作為台當局“二把手”和“蔡接班人”的地位,雖然林佳龍、鄭文燦等二、三人在才幹上與賴不相上下,但在“台獨”的堅定性、一貫性上仍不及賴極端、熱忱,在“獨派”心中,賴與其他競爭者自然拉開了身位差距。其二,賴此舉或將開啟惡劣先例,即綠營有意“大位”者均要先高呼“台獨”表忠,否則就“自動喪失”了對壘“賴神”的資格。

  四是蔡難滿足“獨派”而遭逼宮。扁、蔡競選時先後彈唱“新中間路線”與“維持現狀”,但上台後在內憂外困中迅速倒向深綠取暖。扁8年“公投”不斷,勉強滿足“獨派”想像;但蔡英文在“完全執政”、幾乎不受在野黨政治制衡的情況下,只靠“漸進改革”和畫大餅已無法滿足“獨派”胃口,其“老藍男”人事安排更令深綠如鯁在喉,深綠在管中閔、黃煌雄人事案上雖醜態畢露仍要一卡到底,顯示出其對蔡政策路線愈發強大的反撲和對政治資源的貪婪。畢竟,蔡上任不到兩年,“挺獨”民意從51.2%滑到38.3%,等於近300萬人出現轉向。近期,辜寬敏等“獨派”大佬讓蔡“做四年完成改革就好”,讓位給“明日之星”賴清德的逼宮言論,以及“新台灣國策智庫”等炮製的“挺賴貶蔡”民調日趨常態化,體現出“獨派”對蔡的“謙卑溝通和解”已漸失耐心。蔡雖借“英新結盟”勉強維繫“共主”地位並盡力清算政敵,但民調卻始終落後於柯文哲和賴清德。在深綠看來,賴貴為新系和“獨派”明星,且白手起家、能力卓群,還能製造“和平台獨”的想像,自然成為“換蔡”的首選;基層更早在2015年就開始動員賴“選總統”。

  五是蔡“借菊制賴”、就近看管但收效待觀。當然,蔡英文清楚賴清德是臥榻之側最危險的酣睡者,故在民調低蕩之際,堅持要賴北上“神救援”,其真意自是“就近看管”賴,封堵其直攻2020。不過,賴清德近期強勢的單邊操作令蔡陷入與賴切割或全盤買單的兩難。在去留一無所適之際,蔡使出最後殺招,請來輩分高、權謀深、人脈廣的陳菊接任蔡辦秘書長,試圖壓制賴清德的僭越和暴沖。作為最有能量的“府秘”,陳菊將是蔡的政治壓艙石和選戰操盤者。若民進黨選舉過得去,蔡繼續把持黨主席之位,則賴在2020難有機會;即使蔡為敗選辭職,也可以由陳接任以確保蔡獲得2020門票;此外,蔡菊聯手還能很大程度上左右2024的民進黨候選人。

  四、結語

  民進黨三駕馬車的競合關係,及新系、英系的權力流變會深刻影響其中個體的行為取向。從在蔡英文幫忙緩頰和陳菊“入府”後,賴清德仍口稱“維持現狀”而堅持“務實台獨”來看,賴對蔡、菊並不完全買帳,仍有難以抑制的強烈目的性和企圖心。但在客觀上,新系兩大首腦納入蔡領導核心,代表了當權“英系”黨內最大派系的結盟更為緊密,也有益於維繫民進黨的穩定、平衡。一段時期內,在蔡的意志下,菊、賴二人各主內外、全力衝刺選舉,仍將是三方在共同威脅和利益下的基本默契。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6月號,總第246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