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為何IMF持續看好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hk   2021-04-20 09:07:37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計今年全球GDP增速為6%,此前預期為5.5%;預計今年中國GDP增速為8.4%,1月預期為8.1%;預計今年美國GDP增速為6.4%,1月預期為5.1%;預計今年歐元區GDP增速為4.4%,1月預期為4.1%。此外,報告預計全球GDP在2020年下滑後將在2021年創40年來最大增幅。

  雖然中國政府確定的2021年經濟增長目標為6%,但是,IMF並沒有因此而調整自己的預測目標,而是繼續看好中國經濟,將中國經濟預期增速由此前的8.1%調整為8.4%,高出全球預期增速2.4個百分點,也高出美國預期增速2個百分點,仍然是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高的。

  從疫情發生以後,IMF開始對全球及主要經濟體經濟實行展望起,就一直看好中國經濟,對中國經濟前景予以樂觀預測,並給予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經濟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避免世界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主要力量。同時,大力呼籲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最大限度減少貿易摩擦,克服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對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共同應對疫情衝擊,共同克服困難。

  實事求是地講,從IMF的行為來看,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是站在全球經濟的角度看問題的,具有全球視野,而不是站在某個方面或某個側面看問題。因此,IMF報告的公信力也是比較強的,是能夠較好地反映世界經濟的真實情況的。IMF對世界經濟和主要經濟體國家經濟的預測,總體上也是比較準確的,是符合各國實際情況的。

  那麼,為什麼IMF會持續看好中國經濟,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到底來自哪呢。顯然,是有充足的理由和依據的。首先,中國應對疫情的能力和決心,讓包括IMF在內的國際經濟組織認可和接受。要知道,中國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沒有任何現成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沉著冷靜,積極應對,組織強有力的醫療班子和防疫力量,救治病人、防控疫情,只用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這樣的能力和決心,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相比,也沒有哪個國家不從內心嘆服。特朗普為什麼拼命甩鍋,為什麼美國政府到現在還在揪著病毒溯源不放,試圖將病毒源頭強加到中國身上,就是因為自己在疫情防控方面嚴重乏力,缺乏應有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才想通過甩鍋來推卸政府無能的責任。

  其二,中國在復工復產方面的效率與質量,讓包括IMF在內的國際經濟組織信任和讚賞。要知道,在疫情沒有完全消除,其他國家也出現疫情的情況下,復工復產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新的疫情,產生更為嚴重的後果。但是,按照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要求,從政府到企業,從居民到員工,動用一切資源,為復工復產服務,做好復工復產過程中的各類防護工作。很多企業,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派出專車接送員工。也正是因為防控工作做得好,復工復產的效率也高。在一季度經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下,二季度就迅速反彈,且一個月比一個月情況好。面對這樣的結果,IMF等國際經濟組織,又怎能不看好中國經濟,給予中國經濟良好的預期展望呢。

  第三,中國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力度和廣度,讓包括IMF在內的國際經濟組織信任和信服。要知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能夠從一窮二白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發展速度之快,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奇跡。但是,又要看到,過去的幾十年,走的都是粗放式發展之路,因此,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國際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特別是發達國家對中國經濟、企業的打壓越來越嚴重,如果不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總量優勢就有可能變成競爭劣勢。因此,中國政府提出了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並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目標、新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包括IMF在內的國際經濟組織,又怎麼能夠不對中國的發展信任和信服呢。

  第四,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張力,讓包括IMF在內的國際經濟組織看重和相信。一個國家,如果經濟韌性好、張力強,就一定能夠在不利情況下獲得轉身的機會,在有利的情況下獲得發展的空間。中國經濟具有充足的韌性和很強的張力,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和疫情衝擊中展示出來的。如果沒有充足的韌性和很強的張力,是不可能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站穩腳跟的,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走出疫情陰霾的。一些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至今還沉沒於疫情的影響之中,就是因為經濟缺乏韌性和張力,適應形勢變化的能力不足。同時,政府在政策調控方面,也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沒有達到最佳水平,甚至沒有調控手段。所以,包括IMF在內的世界經濟組織能夠持續看好中國經濟、對中國經濟前景預期樂觀,與經濟韌性足、張力強是分不開的,與中國政府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分不開的。

  來源:和訊網  作者:譚浩俊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