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政府新聞發布可更精准
http://www.crntt.hk   2020-07-14 00:25:30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網評:政府新聞發布可更精准

  作者:曲茹(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雖然全球疫情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內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因此,此時的政府新聞發布工作應與防控措施一樣,進入常態化狀態。具體而言,較之“緊急時刻”,現在的政府新聞發布工作需要向精准化轉變,即在充分用好權威信源先賦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垂直對話、前置研判、全媒發布的新聞發布行為,呼應群眾關切,消弭防疫次生輿情傳播空間,並逐步形成我國政府新聞發布與信息公開工作的新經驗和新機制。

  作為最主要、最集中的信息公開與發布渠道,政府新聞發布會常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政治溝通、動員和對話的方式。“巴赫金對話”理論的概念經過西方社會學的發展,被演繹成一種克服現代性危機、重構認同與共同體的有效手段。具體到政治傳播的語境下,強調政府與公眾的“垂直對話”,其本質是政府緊密圍繞民生民意與社會需求,通過及時信息公開消弭不確定性,彌合不同意見並最終確認共同價值的手段。自4月30日北京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開始,北京市政府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議題設置發生明顯轉向,即主動設置與群眾日常生活相關議題,關注公眾在疫情防控狀態下全面恢復日常生產生活訴求。自6月6日零時起響應級別再次調整為三級,圍繞復產復工復學相關議題的對話頻次持續走高,基於社會信任的信息交互鏈更加緊密。自6月16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則及時對民眾所關心的新發地相關情況和新增確診病例的軌跡、路線等問題作出解答。

  當前,圍繞疫情小範圍反彈、復工復產進程等方面的次生輿論仍然頻生。較之突發輿情,次生輿論的分化與聚合交織,擴散與傳播過程中的“路線圖”變數較大,這就導致在對次生輿情的研判中,倉促發布、偏離議題的行為常有發生。因此,在社會熱點輿情動態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新聞發布會要始終做到因時因勢、前置研判、精准回應,並特別重視在關鍵時間節點以公開信息的權威性推動傳播的確定性,進一步減少謠言傳播空間,為有序復工復產奠定良好的輿論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