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無國界,與疫魔的鬥爭艱苦卓絕,打破區域間、國家間乃至心理上的羈絆,團結互助極為重要。告別初始的慌亂之後,歐盟劃撥巨資支持歐洲各國抗疫,法國擠出抗疫物資接濟鄰國,德國接收意大利重症患者,用實際行動證明歐洲一體化的生生不息。中國疫情初起之時,數十個國家伸出援手,書寫了“風月同天”的抗疫佳話。而後,中國在自身疫情尚未完全消除的情況下,盡己所能馳援100多個國家和多個國際組織。中國派出醫療專家隊伍走出國門,攜帶抗疫物資,指導和幫助眾多國家的抗疫行動。在這場全球性災難面前,中國把命運與共和人道主義放在首位,彰顯了扶助弱者的文明品格。
在武漢,人們記得一家咖啡店在疫情期間免費給醫護人員送咖啡。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一家面包房免費向失業者或經濟困難者發放面包。在澳大利亞,一對華人夫婦從中國採購口罩分發給社區裡的獨居老人,不幾日,有鄰居自發給他們送西瓜、蔬菜和鮮花,還有一位白髮蒼蒼的鄰居悄悄幫他們修剪草坪……在全球抗疫的偉大鬥爭中,有人拼過命,有人出過力,諸多無私襄助的凡人小事彰顯文明的廣度與溫度。
當前,疫情蔓延速度並未放緩,全球12天之內新增100萬例。與疫魔的鬥爭早已超越國家、民族、種族界限,成為全人類的共同使命。踐行文明的初心,讓更多“股骨愈合”。
放眼全球,那些醫療衛生系統脆弱的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極有可能是全球抗疫“斷掉的股骨”,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從貧困人口世界第一的非洲大陸到印度、孟加拉國等亞洲人口大國,從敘利亞難民營到戴著口罩交戰的利比亞和也門,都已有確診病例的報告,情況不容樂觀。
一是檢測能力低下。由於缺乏試劑盒與檢測能力,目前這些地區確診病例少並非疫情真實情況的呈現。飽受戰火的阿富汗,目前僅完成1800多例新冠病毒檢測,其中就有200多例呈陽性。
二是醫療資源匱乏。非洲有占全球17%的人口,但是平均醫療支出卻僅占各國財政支出的1%;在安哥拉、莫桑比克、馬里等國家,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病人的重症監護病床;有470萬人口的利比裡亞,全國僅有一台呼吸機……
三是抗疫措施無法做到位。勤洗手、戴口罩、禁足、保持社交距離等看似簡便易行的抗疫措施,卻是這些國家難以企及的奢望。非洲缺水,洗手是種奢侈;一枚醫用口罩的價格超過了敘利亞難民一天的口糧錢;保持社交距離,對於貧民窟中擁擠的人群而言,更是天方夜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