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近年來,信息通信業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發凸顯。一方面,網絡基礎設施穩步推進,全國行政村通光纖和4G網絡比例均超過99%,農村和城市“同網同速”,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保障了全國人民的用網需求。
另一方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業務的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不久發布的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1月至4月,新興業務收入734億元,同比增長25.8%,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3.3個百分點。
此外,以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也加快了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截至2021年3月底,我國建成5G基站81.9萬個,占全球70%以上,5G終端連接數超過2.8億,全球最大規模5G商用網絡已在中國建成;在智能製造、港口、醫療、礦山等多個領域,超過9000個5G應用案例已經落地,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成本的作用日益明顯。
成績喜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信息通信業仍然面臨“缺芯少魂”的困境,要想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必須搶抓機遇,加緊突破技術瓶頸。
核心技術等不來、要不到,必須聚焦關鍵領域,發揮科技重大專項帶動作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催生更多自主創新、顛覆性成果,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在實現信息通信業自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驅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服務國家戰略。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