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網評:中國航天技術突飛猛進
來源:中國網 作者:高一鳴(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5月30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輕輕泊入中國的太空母港——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唇齒”輕叩,珠聯璧合,泊舟之從容,讓人幾乎忘了這是兩個以約二十倍聲速飛行、總重三十多噸的物體;黛黑為幕,掩去深邃,讓人幾乎忘了這是在數百公里高、溫差數百度、環境極端複雜的太空。
航天器在太空要面對交替出現的極熱極寒,但內部溫差要嚴格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保障各種儀器設備安全;特別是對於空間站、飛船等載人航天器來說,內部要控制在航天員體感舒適的溫度區間。而航天器的“空調”——熱控系統本身又不能太重。這一切限定條件,讓航天熱控技術難上加難。
如今,在通信、大數據等行業,支撐當代社會運行發展的許多大型電子設備都面臨嚴峻的熱控問題。專業人士表示,熱控問題是制約5G設備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
早在半個世紀前,中國航天就在重大任務的牽引下建立了自己的熱控隊伍,熱控也成了中國航天為數不多的“起步即一流”的專業。比如,1972年,國際上尚未廣泛應用熱管技術時,中國航天人就已研製出宇航級熱管。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國航天的熱控“鐵軍”不僅在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熱控實踐中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應用案例,取得了一批國內國際首創成果,還將航天熱控技術轉化至其他領域,助力國內信息技術等產業的發展。
自動控制也是航天先行應用的關鍵技術領域,被錢學森等老一輩航天人所重視。在我國,導彈、火箭、衛星是最早應用複雜的自動控制技術的裝備。近幾年,從嫦娥四號著陸月背到嫦娥五號采樣返回,再到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從38萬公里到數億公里,航天器要精准著陸在一小塊區域,每一步都千鈞一發,必須由航天器自主識別風險,主動規避,這些都離不開自動控制技術。
除了神舟、嫦娥、天問這些舉世聞名的空間探索工程,航天人更多的精力仍放在利用空間上,放在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及應用上。中國航天在這些領域的成就,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逐步走向世界,服務全人類。
2019年,北斗全球系統核心星座組網完成,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等遙感衛星工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基於新一代大型衛星平台研製的實踐二十號衛星也成功上天,進一步驗證高通量衛星通信等技術。2020年,我國的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技術和其他航天應用技術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產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先進技術支撐,這場仗該怎麼打?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體現著航天技術先行一步的重要意義。
從嫦娥四號實現人類航天器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到天問一號實現人類航天器首次“單程繞、著、巡”火星,再到中國空間站在環境噪聲控制等方面達到或優於國際空間站水平……中國在極為有限的航天投入中,盡可能地為人類照亮空間探索盲區,實踐性價比更高的空間探索方式,創造更優的外空生活條件。從“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到“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航天為代表的中國科研工作者志存高遠,步穩蹄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