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說,當然最經典的例子就屬現任駐日代表謝長廷了,他曾經為了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展現破釜沈舟的決心,對外宣稱選輸就從此退出政壇。謝長廷落選後也的確在政壇上沉寂一段時間,不過終究敵不過政治活動的魔力,選擇違背承諾重出江湖。2016年民進黨勝選後,謝長廷出任駐日代表,由於經常在社群媒體上評論國內政治,引發的負評聲量甚高,這恐怕亦與其說話不算話有關。
至於蔡英文在政治語言不真上亦不遑多讓,在就職演說中表明要以“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也就是要維持現狀。然而卻在就職後不接受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的“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發展陷入僵持狀態,致現狀不保。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習五點”後,蔡英文更藉口不接受“九二共識”,係因大陸將“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的緣故。
只要對兩岸關係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一國兩制”說法是大陸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在1981年針對台灣的未來提出的終局安排,而“九二共識”係前陸委會主委蘇起為避免兩岸關係因2000年政黨輪替變調而提出,不同年代的說法豈能等同。曾經擔任過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又豈會不知兩者的差異,但是為挽救低到不行的聲望,只得使出魚目混珠的詐術。
西諺有云:你可以短時間欺騙所有的人,你也可以長時間欺騙少數人,但是你無法在長時間欺騙所有的人。政治人物發表不真的言論,也許一時之間可以達到愚弄選民的效果,但是時間一久終究會紙包不火而受到選民唾棄,尤其是在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政治人物的任何言論都會被保留下來,不真豈能經得起檢驗。由此可知,“政治語言唯真不破”恐怕是現在及未來從政人士必須遵循的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