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系統已銷售給41家醫院,在全國各地的4000多場手術中得到應用。它還可以用於全身手術,包括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手術,而外國的競爭對手只能針對身體的某些部位。
然而,據該系統的制造商稱,天璣的一些核心部件是在海外制造的,無法靠國內同類設備替代,至少在短期內如此。
該制造商董事會秘書邢玉柱說,外國供應商有時是零部件的唯一來源。
邢玉柱說:“國產品牌可以用於二維成像,但對於三維成像我們必須使用外國品牌。”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鼓勵醫院與整形外科機器人制造商合作。
但是,江蘇一家科技公司董事長胡捷告誡人們不要對中國在機器人研發領域很快將取得成功的前景過於自信。
他說:“我們有優惠的政府政策。我們不缺少投資,市場也很龐大。但是,認為中國能在醫療機器人領域領先的看法過於樂觀。中國在制造核心零部件方面與外國存在差距。我們正試圖迎頭趕上,但這并不容易。”
而沈陽一家科技公司的事業部總經理李學偉(音)對中國能够生產高質量醫療機器人則更樂觀一些。該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采用公司自己生產的零件設計并制造了一個進行微波腫瘤手術的機器人。
李學偉說:“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當然,中國的制造能力不會在一天內趕上,但差距正在縮小。看看國內自動化行業10年來的發展就知道了。”
他說:“我相信,在5到6年之內,國內產品在技術上就可以媲美達芬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