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中豪。(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6月22日電(記者 黃文杰)桃園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呂中豪21日出席論壇提到,蔡政府推動“新南向”,來台旅客人數是增加,但台灣似乎沒有做好準備,沒有瞭解東南亞旅客來台灣想要怎樣消費,只是“一窩風”,看到穆斯林旅客,拼命清真認證,餐廳旅館祈禱室冒出一大堆,在台灣四處“敲鑼打鼓”,結果發現根本沒有旅客上門。
2018桃園印度交流論壇21日在桃園住都飯店登場,活動一整天,上午集中經貿報告,下午是文化旅遊報告,內容精彩豐富。
呂中豪除了是桃園市旅行公會理事長,也是旅行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兼發言人,另外,同樣旅行公會全聯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葉庭林也到場,他經營的旅行社,專門代理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及不丹等國家,兩人會中暢談分享印度旅遊市場,普遍認為台灣對印度認識太少,還是太陌生。
呂中豪表示,印度來台灣旅客,一年約3萬5千人,這個數字,也等同於台灣赴印度旅遊人數,不過印度人口有13億,不輸給中國大陸,他建議蔡政府可以參考過去模式,開放陸客來台,從46個城市先做起起,開放自由行旅客來台灣,印度也可以選定幾個重點城市,鼓勵印度旅客來台灣。
葉庭林分析,印度與東南亞國家旅客有點不同,後者有大量華人,來台旅遊知道採取怎樣的經營模式,對於印度來說,印度少華人,真正出國旅客本來就少,習慣高價團,用低價搶客可能不適用,“重點是台灣也要更多人去印度旅遊”,不斷告訴印度“我來自台灣”,因為“台灣”與“泰國”的英語發音太相似,容易搞混。
呂中豪說到人口與比例落差,不免也提到台灣與日本關係,台灣每年赴日本旅遊,“貢獻”日本五百萬人,反觀日本來台灣只有兩百萬,人口基數這麼大,為何不能吸引日本客,願意再來台灣?確實值得共同來探討,同樣也要問印度來台灣要看什麼?消費什麼?
他舉自己過去就讀台大物理系,學長姐很多就是印度人,熱情邀到租屋處吃飯,才知道印度人在台灣,超喜歡自己料理,原因出在“香料”,認為餐廳香料不能比,等到學長姐要回印度,發現帶回“伴手禮”竟然是台灣大蒜與台灣蔥,大蒜對台灣人來說,恐怕只有選舉場高喊“凍蒜”,印象深刻,但印度人眼中,認為蔥蒜是最好伴手禮。
呂中豪感嘆,台灣很容易“一窩風”現象,看到政府推新南向,搶穆斯林市場,一下子冒出清真認證的餐廳旅館,祈禱室蓋一堆,在台灣還“敲鑼打鼓”宣傳,但資訊並未實際到印度讀旅客手中,台灣觀光旅遊,缺乏文化深耕,往往只求看到短期效果,建議應該探索怎樣才能吸引印度客人願意來台灣旅遊觀光。
葉庭林認為,台灣爭取東南亞旅客,尤其印度客層,往往各縣市忙各縣市,缺乏統一作戰目標,試問,印度來台灣旅客,不可能全部住在桃園或台北,會跟著到其他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