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破“唯GDP”論 不要誇大南北經濟差距
http://www.crntt.hk   2021-02-07 09:11:49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近期,“南北經濟差距”的話題又被炒了起來,諸如“大南方時代”“南方全面碾壓北方”“南強北弱”等聲音再次充溢網絡。如何看待南北經濟差距問題?南北經濟差距真的有那麼大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陸銘表示,我國區域經濟格局的變化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對於出現的差距問題不必大驚小怪。如果從人均GDP的角度看,中國南北經濟差距沒那麼大。所以不應該把問題誇大,不能盲目認為政策干預可以糾正市場配置資源的趨勢。陸銘認為,要打破“唯GDP”論,地方經濟須更加注重“全局”“長期”和“多維”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你如何看網上那些“大南方時代”“南方全面碾壓北方”“南強北弱”等聲音?

  陸銘:關於南北經濟差距問題,學術界幾年前就開始討論了。一種說法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由過去的“東中西差距”變成現在的“南北差距”,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在傳統思維方式下,一些區域研究者對於平衡發展的理解有很大誤區。比如,經常聽有人說,國土空間規劃要空間均衡,這個空間均衡實際上是一種均勻分布。現代經濟的基本特征是集聚發展,如果要在區域經濟發展和規劃中追求傳統意義上的均衡發展,那就跟現代經濟的集聚發展是矛盾的。

  其實,所謂的南北差距不是這兩年才開始的。在更為廣闊的視野下,地區經濟差距的出現和演化,是因我國歷史上幾次地理大變遷而形成的。在我國歷史上,經歷過三次城市體系或者說國土空間格局的重大變化。第一次是唐宋期間,中國經濟重心從北方往南遷。這其中的技術背景是水運占據了運輸主導地位,其比陸上運輸的效率更高,隨著人類造船技術的發展,很多貨物開始用內河航運運輸。這一次經濟重心南移伴隨著一些北方城市的相對衰落,最典型的就是西安。第二次變遷是明朝遷都北京以後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經濟格局,一直影響到新中國的產業布局。在計劃經濟年代,大量的投資包括重化工業投資都在中國華北和東北,加強了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經濟在整個國家的重要性。第三次大的空間格局變化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全面加入全球化。全球化一個最重要的驅動力是國際貿易。中國全面深入加入全球化後形成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性又有所提升。這期間,東北和華北經濟的重要性相對下降。

  總體來講,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是北強南弱,北方同南方的經濟差距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慢慢在收窄。經濟重心向南遷移的過程帶來了很大影響,很多人對這個問題不太理解,產生了很多社會爭議,也給經濟相對衰落的地方帶來一些情緒和失落感。我想提醒的是,南北差距實際上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只要全球化的進程不中斷,只要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同時人類還是以海運作為國際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東南沿海因為自然條件的優越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獲得更快的發展,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不必大驚小怪。人們需要去適應市場化配置資源的結果,逐漸調整心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不以GDP總量論英雄”已經強調多年,這背後的深意是什麼?

  陸銘:在傳統的經濟體制下,各地都在意自己的GDP增長,當每個地方都在最大化自己的GDP、稅收和招商引資的時候,地方政府行為實際上在起著重複建設、分割市場、不顧長期投資回報的反作用。比如說以前,所有地方都在建工業園,現在說發展數字經濟,所有地方就要發展數字經濟,這樣一來所有的地方都在做同樣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更願意加大投資搞建設,而相對不願意投資在民生相關的項目上,比如說醫療、教育,因為醫療、教育短期看不到經濟增長效益。

  要打破“唯GDP”論,其深刻的含義在於要打破對地方政府傳統的政績考核機制,更加注重“全局”“長期”和“多維”發展。“全局”就是要看全國,南北經濟發展就要在地方之間進行分工,有些地方更多是發展製造業、服務業,有些地方更多發展農業、旅遊、自然資源產業,還有些地方要承擔國土安全、生態安全的功能和作用;“長期”就不能只看當下的經濟增長,還要考慮投資有沒有回報,債務未來是不是能夠償還;“多維”就是既要有GDP增長,也要民生,要環保,要社會公正,要生活質量。不能出現地方經濟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而百姓的獲得感卻沒有同步增長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