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紫雲。(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月22日電(記者 鄭羿菲)台灣軍方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所長蘇紫雲21日表示,拜登政府的對中路線將維持鬥而不破,把戰爭風險降到最低,在氣候等非傳統安全領域上,不再與北京“漢賊不兩立”,而會尋求合作,但在傳統安全領域層面,如軍事,並不會鬆手。在軍事上會持續與盟國、戰略夥伴合作,反制中共的擴張。
蘇紫雲說,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解密《美國印太戰略架構》的內部文件,證明美國會保衛台灣、以及“第一島鏈”的盟國,且眾院議長裴洛西更是堅定的反共派,因此不可能坐視美國總統拜登對中軟弱,立法系統對台支持明顯;從行政系統觀察,對台軍售程序將由“常態化”進一步走向“正常化”。
蘇紫雲指出,至於影響美國政策的學術層面,對中路線之爭,或許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即使是美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格雷厄姆·艾利森也曾表達“拜登政府對中國不會軟,而是巧”,也可佐證拜登政府中短期內對北京的路線將不會是卡特政府的低盪、綏和路線。
“國策研究院”、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21日上午舉辦“拜登就職後美中台關係與印太安全局勢”座談會,場次一以“美中台三角關係”為主題,蘇紫雲與談做上述表示。
蘇紫雲表示,相較於特朗普政府剛性政策的“硬實力” 、奧巴馬政府的“軟實力” ,隨著北京的軍力擴張,及香港問題,拜登政府的對中路線將介於兩者之間,特色是符合民主黨對國際觀、安全觀是比較傾向自由主義,主張國際事務的多邊參與、對話為主。
蘇紫雲分析,但實際操作上又需部分採用現實主義的手段,因此在政策、路線上對歐盟、北約、印太盟國將擴大合作,而對北京則展現韌實力,也就是人權立場強化、軍事維持強硬、經濟放鬆,拜登政府基本上維持鬥而不破的實力與能力,以將戰爭的風險降到最低。
蘇紫雲說,拜登在氣候安全、能源議題、甚至疫病等“人類安全”的事務上,不再與北京進行“漢賊不兩立”的對撞,但相對的,在軍事議題上則會持續與盟國、戰略夥伴合作,反制中共的擴張。也就是在傳統安全上不鬆手,但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尋求北京方面的參與及合作。
蘇紫雲指出,在台美關係的法律面上,台美安全關係法律化已經將台灣的軍事、外交事務以美國國內法的型式予以強固化,包括著重台美高層互訪的《台灣旅行法》、協助台灣外交空間的《台北法案》、及強化台灣軍事防衛的 《台灣保證法案》。
在政治層面上,蘇紫雲認為,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廢除“對台交往準則”、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解密《美國印太戰略架構》的內部文件,證明美國會保衛台灣、以及“第一島鏈”的盟國,立法系統對台灣的支持更是明顯,且眾院議長裴洛西更是堅定的反共派,因此不可能坐視拜登對中軟弱。
蘇紫雲表示,軍售程序將由“常態化”進一步走向“正常化”,除了程序上更為靈活外,也等同賦予美國務院、國防安全合作署、美國各軍種在審議對台軍售時,可以有更大法定授權的評估空間,而非僅抽象的將北京視為變數,也就是軍售的進一步法制化、減少政治干擾。
蘇紫雲說,觀察美國學術、智庫等政策學者言論,目前對中國、台灣議題主要分為交往、壓制兩大論述,一是交往路線,以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為代表,提出“美中修昔底德陷阱”屬於避戰派,長期認為美中可能觸發大戰的兩個熱點為朝鮮、台灣問題;二是主張“實力維持和平”的“圍堵路線”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認為應對北京的經濟與軍事擴張做出壓制,才能必免戰爭。
蘇紫雲認為,美國學界對中路線之爭,或許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主要為民主黨向來傾向自由主義,因此拜登政府主張國際組織參與、連結反中夥伴等,而艾利森等則為“現實主義”的論述者,更強調權力的現實、以及單一國家為核心的訴求。但即使是艾利森也曾表達“拜登政府對中國不會軟,而是巧”,也可佐證拜登政府中短期內對北京的路線將不會是卡特政府的低盪、綏和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