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國際貿易投資萎縮,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逆全球化思潮泛起,造成全球化進一步受挫。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曲折中堅定前行。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實現形式為區域貿易協定,一般包括兩國間經貿協定和區域內多國或跨區域多邊協定。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3日,已送達WTO的區域貿易協定的通知累計達713個,正在生效實施的區域貿易協定有305個,協定數年增速連續第三年保持在2%以下,較本世紀第一個十年裡動輒每年10%的增速明顯走弱。儘管如此,在全球範圍內,區域貿易安排的總量仍在上揚,且於2020年達成了世界最大的區域貿易安排。可見,區域貿易協定仍是各國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確保區域安全、加快全球布局的重要手段。
提高區域內經貿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破除通關障礙,是區域貿易協定的一般要求。除此之外,近年來區域合作安排的關注點開始向“邊境後”議題延伸,由傳統貨物貿易擴展至投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等領域。而區域貿易協定的規模也由原來的雙邊協定為主轉向多邊、跨區域協定為主。當前的國際經貿格局呈現出歐洲、北美、東亞三大市場相互競爭合作的趨勢。相應地,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這3個經濟體量大、活躍度高的地區的區域合作也吸引了最多的目光。2020年,區域經濟一體化呈現出的新特點和趨勢與這三地密不可分。
歐洲長期被稱為區域一體化的代表。根據WTO的統計,該地集中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區域貿易協定。不過,近年來英國脫歐使得歐洲一體化發展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多方擔心英國的離開或將推倒大面積“脫歐”的多米諾骨牌,將歐洲一體化進程置於停滯乃至倒退的危險境地。
在大西洋的另一邊,北美一體化進一步發展。7月1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正式生效,這一協定在美國主導下簽署,墨、加兩國在美國的壓力下作出了許多妥協與讓步,放開了國內一些長期保護的領域。儘管該協定進一步提高了北美地區的一體化程度,但受特朗普政府“公平貿易”和保護主義的影響很大。更新版的北美自貿協定設置了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和所謂的“毒丸條款”,導致北美區域合作具有強烈的排他性。不少學者擔憂,這會對全球化形成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