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黃富源:美疫情犯罪率增 拜登要防警察暴力
http://www.crntt.hk   2020-12-26 00:26:29
黃富源。(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2月26日電(記者 黃文杰)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犯罪防治學系所主任黃富源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疫情影響社會生活,一旦生活品質不好,自然成為犯罪滋生的溫床。疫情與治安犯罪,在犯罪學研究發現,兩者有很大關係,即使疫情造成“宅經濟”當道,也可能因家庭衝突機會增加而導致家庭暴力行為發生,而且疫情越嚴重,衝突暴力狀況也越嚴重,他發現所有犯罪危險因子都在美國可以找到。

  他說,肩負治安維護的美國警察,似乎沒有因為疫情減少勤務,一旦壓力變大,警察情緒容易失控,難保不會重蹈“佛洛伊德事件”,警察針對黑人執法過當的爭議,美國拜登政府上台之後,也要提早做因應。

  黃富源,美國休斯頓州立大學刑事司法博士,曾任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兼教務長、“考試院”“考試委員”、“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現任銘傳大學講座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銘傳犯罪防治學系所主任。

  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32.6萬人,確診病例數1850萬人,媒體報道,疫情改變美國經濟,“在家工作經濟”成為全美當紅現象,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布倫(Nicholas Bloom)6月調查,美國在家上班人口占整體勞動力42%,另外33%勞工失去了工作,僅剩26%多為民生必需的服務業勞工在實體場所上班。

  黃富源從犯罪學研究角度來看,疫情與治安與犯罪存在著相關,在研究中發現疫情改變經濟,讓足不出戶的社會變成“宅經濟”,工作謀生的主力轉向在家消費,所得相對減少,挫折因而增加,家庭暴力因而增長。過去研究台灣疫情初期也發現,家庭暴力件數會增加。疫情也減少了個人的收入,隨著疫情的加長,現有的財貨因花銷而減少不足,財產性的犯罪即因而增加,此點與日本學者研究二戰初期日本的社會相似。 

  他說,雖然得不到美國社會犯罪相關數據,但是上述所說的潛在犯罪危險因子在美國,均已條件俱足,如果再加上促發的因子,犯罪就會發生,那些促發因子呢?以疫情時的家庭內環境而言,家庭內的摩擦、衝突、口角、挫折,都是對沉悶的家庭氣氛推波助瀾發生暴力的促發因子,即使較為幸運有機會從事“在宅經濟”的家庭而言,也可能因過夯的經營沒有足夠資金,而發生氾濫使用自己債信的衍生犯罪行為。

  此外,黃富源說,美國有些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但是因而疫情無法到外面賺錢,家庭主要經濟收入者沒有辦法得到全薪,很容易因為挫折發生口角衝突,可能會轉成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件數就會明顯上升,這種狀況在某些國家已然發生。

  更有進者,曾為警察大學教授的他表示,對於站在處理疫情第一線的警察,表達了更多關心與擔憂,因為在美國,疫情伴隨犯罪率增加,也增加了美國警察的負擔,如果可以承擔還好,萬一勤務增加無法負荷,壓力變大,在以往的研究中發現,這種高壓力高衝突高挫折的工作狀況,非常容易造成警察情緒的失控,難保不會重蹈非裔男子George Floyd命喪警方手下,“佛洛伊德事件”引發一連串抗議活動,縱使美國政府三令五申,事後卻仍發生黑人遭警方槍殺事件,就是顯例,連NBA球員都因此罷賽抗議。

  黃富源表示,犯罪學家最關注的是疫情影響社會生活、和對犯罪問題的影響,尤其當生活品質不好,社會解體,犯罪學理論均認為會成為犯罪滋生的溫床,美國因為疫情奪走這麼多人的性命,同為人類都會感到難過與感傷,如果疫情繼續讓犯罪暴力增加,讓美國警察負擔加重,也期待拜登政府上台之後,能即早做因應。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