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思齊認為,拜登上台,對中國關係不會全面對抗。(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14日電(記者 黃筱筠)拜登政策幕僚、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提到,希望看到台灣和北京降低緊張情勢,甚至是恢復對話。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是他個人看法,但也傳達民主黨一貫的想法,並非全面性對抗的作法,會希望跟中國在某些議題上,有合作可能。汪毅夫出任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他也認為,中國正在營造美中一起處理兩岸議題的氛圍。
董思齊,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領域為“台韓比較研究”、“東北亞政經發展”,曾於韓國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所”與“和平與民主研究所”擔任客座研究員,目前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台灣師大東亞系兼任助理教授、真理大學人文資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思齊表示,對於美國來說拜登團隊上台,最優先課題是美國國內議題,未來一年到兩年是調整期。對美國而言,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動亂,希望兩岸之間有緩和氣氛的存在,坎貝爾的說法是他個人看法,但是也傳達民主黨一貫的想法,不是全面性對抗中國,是希望跟中國在某些議題上有合作可能。
他表示,特朗普呈現中美對抗的格局,拜登上台,美中競爭關係不會有太大改變,但和特朗普應該是有不同作法。坎貝爾的說法是認為。現在不是單方面美國怎麼做,兩岸氣氛緩和也要中國的改變。而中國也有些作法可以觀察。例如汪毅夫是知習派、知台派,中國可能在拜登上來,對台關係有些改變,要營造處理兩岸關係的新氣象,看起來希望建構新階段的兩岸關係。
所以怎麼解讀中國大陸的動作,是認為兩岸關係有改變的空間?董思齊認為,中國過去的經驗是美國新政府成立前、政黨輪替會有新政策改變,會去試探美國底線,希望看到籌碼在哪裡。不排除台海議題可能成為中國的籌碼之一。過去一年來,美台關係有很大改變,不是依存在美中關係下的次等關係,而是美方在中國競爭下,發展成為台美獨立關係。但是中國會希望營造美中一起來處理兩岸議題。
他表示,但美國政權交替前,沒有因為特朗普敗選有極端作法,中國也沒必要有極端的作法,中國會希望中美關係衝突不要升溫,希望在中美關係下,去處理兩岸關係。
董思齊說,拜登上台讓中國可以稍微有喘息空間,會去重新串連美國管道,例如目前懸缺的美國駐中國大使,中美之間會有更多的對話空間,對台灣來說拜登上台與特朗普狀況不同,特朗普時代行政單位也對台灣很好,這與過去不同,但是拜登就任後,會先延續奧巴馬時期的政策,對於拜登來說,要在短期間有不同政策作法很困難,應該是會沿用重返亞太,基本上還是“防中”政策。
他表示,美國各領域對中國還是採取防備,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但是也觀察到。美國民主黨要先回應內部政治以及經濟議題,印太議題會轉為經濟上面合作。
他指出,大家也會擔心美中合作某些議題,會不會把台灣當成交換,但是坎貝爾的說法也提到,美台灣關係跟過去不一樣,不再是依存在美中關係下的台美關係,有獨立面存在。台灣在防疫與經濟、高科技資安議題等可以給予美國幫助,也越來越多國家願意幫台灣發聲,在這樣的世界局勢變化之下,美國就算是總統換人,但是大架構沒有改變。
拜登日前表示不會與其他國家簽署任何新的貿易協定,台美簽訂BTA以及FTA、或是CPTPP還有機會嗎?
董思齊認為,這牽涉到美國內部政治,過去特朗普主動退出多邊機制,積極的跟同盟國簽署雙邊關係,這對民主黨來說,認為不是合適處理對外關係的作法。但拜登上任100天會希望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不要再惡化,對外關係不是美國優先的議題,拜登才會說不會與其他國家簽署任何新貿易協定。拜登說的是短時間內不會簽署新的貿易協定,但不見得任內都不會簽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