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偉恩。(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12月2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兩岸外交政策走向,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譚偉恩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拜登屬於美國傳統建制派政治人物,在兩岸外交政策上,將回歸傳統戰略模糊,對中、台互動皆是“不友好也不敵對”的態度,不允許中方武力攻台,同樣也不會接受“台獨”,並在三角關係上尋求美國的最大利益。
譚偉恩提到,雖然美中台三角關係未來將回歸傳統模式,台美關係或不會如同特朗普時期那樣熱絡,但台美經貿合作仍然有機會,因為美國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拜登主張多邊主義,未來與盟邦在經貿面向的合作機會勢必增加,對台灣而言是個機會,但台灣主政者要撇除在其中加入政治意識形態,以免誤解拜登政府對兩岸政策的期待,喪失台美經貿合作空間。
譚偉恩,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學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講師,研究專長包括國際貿易法、比較政治經濟學、國際合作暨全球治理等。
分析拜登政府往後的外交政策方向,譚偉恩表示,從結構論的角度來看,大方向與特朗普時期不會差太多,因為國際體系結構沒有巨變,所以無論華府是誰當家,美國外交政策的調整幅度都不會太大。特別是中美兩國競爭的態勢,在可預見的將來仍不會停歇,拜登上任後只會在細部作法及主張上調整。
例如過去特朗普對中國大部分是採取挑釁的詞語、激進的行為,未來拜登不會是那樣的風格。譚偉恩指出,但是在整體方向,例如為美國爭取國際話語權、國家利益,或是平衡亞太地區、抑制中國崛起,這個大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在對兩岸的外交政策方面,譚偉恩表示,從美、中、台三角關係來看,拜登基本上較屬於美國保守的建制派政治人物,拜登作為1979年支持制定《台灣關係法》的國會議員之一,可以想見,拜登未來在兩岸政策的路線應該是回到傳統模式,並以《台灣關係法》為主要依歸。既不友台,也不敵視台灣,對中國同樣如此,完全以戰略糢糊的角度來面對兩岸政策。
譚偉恩認為,拜登會希望在兩岸當中去獲得對美國而言最大的利益,其曾於2001年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撰文指出,“台美關係應依據美國的法律,即台灣關係法”,也就是美國對兩岸政策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戰略模糊。所以包括是否出兵協防台灣、以及兩岸政治的立場,對拜登來講,始終都認為這不是美國應該明確表態的事,而是要就具體的情況來衡量應對措施。
甚至拜登也在很多公開場合表示,對美國來講,台灣真正的價值可能是發揮在軍火採購等言論。譚偉恩說,由此可見,對於美國的領導人而言,他們可能最在乎的,還是台灣到底在整個兩岸關係當中,可以為美國帶來哪些好處?基於這些好處,美國才會適度跟台灣維持一定程度的友好關係。
譚偉恩預測,從拜登的政治屬性來看,未來的台美關係就是正常維持、回歸傳統,但仍可以在正常當中有所深化,因為對拜登來講,身為保守建制派領袖,如果台灣能在美國利益上提供助力,美台自然有深化合作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