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長久以來,有所謂的“統、獨”意識形態的對立問題,各擁有支持族群。 |
中評社╱題:民進黨台獨意識形態的制約與重構 作者:蕭衡鍾(台灣),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北京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博士
意識形態指一種信仰系統及態度結構,信仰系統意指觀念及態度的綜合,而態度結構內涵上是議題取向,而人們使用意識形態來感知及解釋政治態度。本文在探討民進黨的台獨認知及其落實於兩岸政策的變化時,將其台獨意識形態當作一個概念來討論,並以台獨意識形態本身作為研究的對象,來探討它的本質演變、結構功能、影響制約以及訴求轉變等問題。
一、民進黨台獨認知的意識形態演變
台灣長久以來,有所謂的“統、獨”意識形態的對立問題,各擁有支持族群。民進黨於1991年提出“台獨黨綱”,條文中明定“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主張台灣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既是歷史事實,又是現實狀態,同時也是國際社會之共識。台灣本應就此主權獨立之事實制憲建國”,為外顯之台獨意識形態主張,主導該黨兩岸主張的方向及目標。
從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8年4月17日第二屆第一次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417決議文”,主張台灣國際主權獨立,不屬於以北京為首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至1991年10月13日第五屆第一次全代會通過“台獨黨綱”,主張台灣本應就此主權獨立之事實制憲建國,而認為國民黨所主張的“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為虛構;到了1999年5月9日民進黨於第八屆第二次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中國大陸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與“一國兩制”根本不適用於台灣,台灣應揚棄“一個中國”的主張。
上述民進黨於2000年前一向的兩岸主張,一直不脫“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所主張的範疇。但2000年,民進黨初次取得執政,陳水扁於520就職演說,提出“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即所謂的“四不一沒有”。而其四不一沒有所主張之強度遠遠不如民進黨之“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之主張,民進黨以台獨意識形態主張發展及壯大,勝選後,卻轉而改為低調、柔性其台獨主張。
到了2002年8月3日,陳水扁在以視訊直播方式於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第二十九屆年會致詞中,正式提出“一邊一國”主張,代表民進黨搖擺其兩岸政策,慢慢擺盪回台獨主張;更在2004年大選之前,陳水扁多次談到“台灣正名”。另在此期間,陳水扁亦在多次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時,多次提到“制憲”議題,陳水扁甚至明白回答其主張是“我們希望能透過人民公投制憲的方式來完成制憲”,這是一連串的密集台獨意識主張。
然而2004年陳水扁贏得連任,於同年5月20日就職演講卻又表示“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統獨的議題,目前在台灣社會尚未形成絕大多數的共識,所以個人明確的建議這些議題不宜在此次憲改的範圍之內”。顯然並沒有延續鼓動台灣民眾台獨意識的激情,從2004年到2008年間,陳水扁沒有再推動“制憲”,且陳水扁於2007年5月23日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訪台團,回答訪賓關切的公投議題時,回答“修憲或制憲公投則需依據憲法程序處理,即必須透過國會四分之三的高門檻同意,提出憲法草案後,還需再經過二分之一公民的同意才能夠過關。由於憲法程序門檻極高,因此朝野必須有高度共識,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憲改草案或版本通過國會四分之三的高門檻同意,所以目前不可能有所謂的憲改公投”,作為其不再推動制憲公投的說辭。
迄2008年大選,民進黨以220萬票失去政權,歸納敗選原因,依2008年3月24日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所做的民調“49%民眾認為陳水扁應為民進黨敗選負主要責任,61%民眾認為敗選為民進黨轉型契機,衹要徹底反省,民進黨終有東山再起的一天”,其中所謂的“轉型的契機”,實際是為敗選找原因。部分媒體認為,兩岸政策為民進黨選舉的罩門,推論沒有明確的大陸政策亦為敗選原因之一。
此後民進黨在野期間,對兩岸政策亦有諸多爭論及檢討,2013年林濁水在其《華山記要》一文中,最後主張“民進黨的策略應該是採取穩健台獨政策,避免由於太過激進而使民共甚至兩岸關係乃至台美關係過度緊張;一方面,在具體兩岸交流政策上適度鬆綁減低社會對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印象”,可以說是為陳水扁八年執政期間之兩岸政策實行後結果之最具體檢討。
到了2008年5月,蔡英文當選第12任民進黨主席,2010年再度連任民進黨主席,民進黨於2011年8月24日召開第十四屆第十七次中執會,於該會通過的“十年政綱”中,談到“國家安全戰略”,全文中沒有出現任何“台灣主權獨立”或相關“台獨”之關鍵字,而“實質”淡化“台獨”敏感字眼。
迄2016年蔡英文贏得大選,在就職演說中,蔡英文提到“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對民進黨向來所不承認的“九二共識”,蔡英文表示“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是以九二共識是“歷史事實”的模糊說法,來代替“不承認”的表態。而更突破性的說法是,蔡英文表示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問題”,此說法,明顯已經告訴外界,其將不會主張法理台獨。對比2004年5月20日陳水扁的就職演說,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明顯已有所改變。
若欲探討民進黨台獨意識形態的強、弱變化,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期間的變化,則除了台灣政治社會環境的內部因素外,更不可忽略台灣外部、特別是美國與中國大陸之影響。事實上,當陳水扁於2003年提出“一邊一國”後,即立即遭諸媒體引用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稱其為“麻煩製造者”;而在中國崛起下,中國大陸所展現的經貿力量,造成兩岸經貿深深互賴、甚至依賴的事實,似乎產生“另一種民意的聲音”。例如台南市一向是民進黨的大票倉,但在2016年蔡英文就職演說中,其冷處理兩岸關係,而不提九二共識,在同年6月2日的台南市37區里長聯誼會會長端午節聚會後,由總會長陳育輝綜合各會長發表聲明,希望政府接受九二共識,並稱為數十萬農漁民請命,希望蔡英文不要為了政黨,而犧牲農漁民生計,這樣的民意聲音,亦代表潛在的選票聲音。
二、民進黨兩岸政策變化的制約因素與影響
民進黨於1991年10月13日通過“台獨黨綱”,自此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主張台獨一直是民進黨的政治圖騰,故可以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大概區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1986年迄1999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主張,該主張在民進黨取得2000年執政前,亦可以說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政見”,是民進黨在2000年取得執政後到2008年間,民進黨首次取得執政所實際推動的兩岸政策。第二個時期則是民進黨在2008年輸掉政權後,到2016年再取得執政之兩岸政策大鳴大放的檢討期,是蔡英文在201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再度取得執政後的務實兩岸政策時期。
上述兩個時期,同時包含執政前的兩岸政策主張,以及執政後實際所提出之兩岸政策主張。逐年審視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變遷,從1986年迄2000年民進黨取得首次執政前的兩岸政策是以台灣獨立為目標;2000年迄2008年民進黨首次執政之兩岸政策是以“碰撞、修正、再碰撞、再修正”不斷拋出新的議題及方向為折衝,至2009年迄2016年民進黨在野期間為其兩岸政策總檢討;到了2016年民進黨第二次取得執政的兩岸政策的“維持現狀及求同存異”說。可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方向及說法,明顯跟著台灣社會氛圍的變化而變化,是“彎曲前進”,而不是“直線前進”的。
美國對台,一直是以一個中國為原則,但是所謂的“一個中國”,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對於民進黨所意圖的台獨主張,美國亦一直是保持著反對立場。由美國的諸多對台言論,我們明顯可以知道,“保持現狀”即是美國所需要的美、中、台三方的穩定基礎。故在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八年中,舉凡陳水扁提出公投、制憲、一邊一國、廢統等主張,均立即遭到美國的反對。而對於美國這個世界霸權,沒有國家能輕忽它的影響力,台灣亦不能排除在外,畢竟美國的支持與否,影響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是否能立足的基本。
而對於中國大陸,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一個中國是中國大陸的堅持,亦是一種底線,一旦越過了這個底線便沒有任何空間,而形於外,就是“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九二共識這一個名詞,有人說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其淵源許多兩岸學者皆已有深刻論述,在此不再贅述。九二共識這個“沒有共識的共識”,就大陸而言,就是代表一個中國;但相對的,就民進黨來說,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卻反而是民進黨對於其兩岸政策的底限。
在陳水扁八年執政時期的碰撞及測試中,我們也看到,中國大陸是不會妥協的,亦即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民進黨與現今執政的蔡英文無論提出再多的善意或擱置爭議的主張,亦沒有辦法解決分歧的兩岸關係,亦即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註定是“無解”,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提”。但是就包含全球產業鏈分工重組態勢以及區域政治經貿結構變遷在內的整個外部大環境來看,我們也可以明確看到時間並不是站在台灣這一邊的,台灣和大陸的經貿互賴、甚至依賴情形,已經讓台灣沒有辦法再從大陸這個“世界市場”抽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