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校園一隅。(中評社 資料照) |
此外,台灣也需要評估後續可能成形的CPTPP及中日韓FTA,蕭仁傑指出,雖然農產貿易通常不是自貿區談判主軸,但仍不能排除互惠條件變化的可能,尤其中日韓FTA的談判項目更細緻,有無可能排擠台灣農產銷陸?相關風險都有待政府提前因應部署。
蕭仁傑建議,台灣在亞太自貿區逐漸成形深化之前,首先要保持住ECFA,站穩外貿優勢;接著要盤點台灣前幾大農產外銷市場,掌握農產外銷強項所在,增加市場黏著度。此外就是設法農業轉型,台灣農產目前的外銷困境就是,質量無法兼具,品質坐起來了,但量體遠不如其他競爭對手。
例如,過去日本進口香蕉,台灣蕉占比達八成,現在只剩下1%,大部分的市場都被菲律賓取代,這就是台灣農業質量無法兼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農業轉型,才有助台灣提升在農產外銷的競爭力。
談到陸方停止ECFA的可能性,蕭仁傑表示,確實需要擔心,尤其是兩岸關係嚴峻的現況之下,不過,台灣的農產事實上在中國大陸已建立起口碑及品牌形象,雖然或許台灣農產對中國大陸而言,不是必須且無可取代的項目,但在長期的市場開拓下,還是有建立起品牌黏著度,相信ECFA不會輕易中止,他也認為,台灣或許也可以在適當時機,進一步深化ECFA,能成為台灣在自貿區之外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