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關鍵是要打通國內大循環的堵點
http://www.crntt.hk   2020-11-21 08:42:37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最近學界正在熱議“雙循環”。事實上,一個國家只要堅持開放而不閉關鎖國,經濟運行皆是“雙循環”。今天“雙循環”問題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寫這篇文章,就是要向讀者解釋: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何要以暢通國內大循環為主?

  讀者容易想到的原因,恐怕是新冠肺炎疫情。不錯,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重要的原因。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貿易受阻,國內的產業鏈、供應鏈也因此受到影響。為了穩就業,中央早在2月底就提出支持企業盡快復工復產。而當時的困難是:需要進口的原材料進不來;需要出口的產品也出不去。面對這種局面,我們不得不對以往的“出口導向戰略”作反思。

  其實我自己有一個推斷:即便沒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央照樣會提出“以暢通國內大循環為主”。在我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只是觸發點。說得更明確些,中央強調“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並不只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是一項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調整。我作這一推斷的依據,是經濟學關於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的理論邏輯。

  從理論上講,要處理好“雙循環”的關係,首先必須弄清楚一個國家應如何參與國際分工?亞當•斯密當年提出要按絕對優勢分工。他說:假如英國和葡萄牙生產10尺毛呢與一桶葡萄酒,英國的單位成本分別是100小時與120小時;而葡萄牙的單位成本分別是120小時與100小時。兩相比較,英國的絕對優勢是生產毛呢,葡萄牙的絕對優勢是生產葡萄酒。若兩國按絕對優勢分工然後彼此交換,雙方皆可節省成本。

  對斯密的分工理論,後來李嘉圖又作了拓展。李嘉圖問:假定10尺毛呢可換1桶葡萄酒,英國生產10尺毛呢需100小時,釀造1桶葡萄酒需120小時;而葡萄牙生產同量的毛呢與葡萄酒分別只需90、80小時。這樣葡萄牙在兩種產品生產上都占絕對優勢,英國皆處於劣勢。在此情況下英國與葡萄牙是否應該分工呢?李嘉圖認為,英國雖沒有絕對優勢,但也可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分工。

  對上面的結論,李嘉圖解釋說,葡萄牙的比較優勢是生產葡萄酒;英國的比較優勢是生產毛呢。若葡萄牙專門生產葡萄酒,就能用80小時生產的葡萄酒,換取自己用90小時才能生產的毛呢,可節約成本10小時;若英國專門生產毛呢,則可用100小時生產的毛呢,換取自己用120小時才能生產的葡萄酒,可節約成本20小時。可見不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也應參與國際分工。

  應當說,斯密與李嘉圖的分析邏輯井然、無懈可擊。不過需要提請讀者注意的是,兩位大師的分工理論皆暗含著一個共同的約束條件,即“國際貿易自由”。要是兩國間貿易不自由,比如英國限制葡萄酒的進口,或者葡萄牙限制進口毛呢,葡萄牙與英國就不會形成分工。這是說,斯密與李嘉圖的分工原理只有在貿易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否則不能成立。

  是的,貿易自由是國際分工的前提。而由此想深一層,假若貿易自由,一個國家是否就應該按絕對優勢或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呢?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曾提出過不同的觀點。他指出,財富和財富生產力不是一回事。斯密只強調落後國家可以通過國際貿易買到更便宜的商品,但卻完全無視落後國家的生產力進步,可財富的生產力卻比財富要重要得多。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