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三方面著力打造更有韌性資本市場
http://www.crntt.hk   2020-10-23 08:37:46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10月21日,2020年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全球變局下的金融合作與變革”。國務院領導、一行兩會和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發言對資本市場新階段發展方略進行闡釋。

  證券日報發表該報副總編輯董少鵬文章認為,當前繼續深化金融改革、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是中國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大復甦力量的重要途徑。從支持經濟恢復增長和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角度考慮,可以從三個方面加強部署。

  首先,繼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

  從2019年科創板創立之日起,管理層以註冊制改革為龍頭,統籌推進交易、退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等關鍵制度創新,把市場基礎制度作為一個完整生態系統、完整價值鏈系統來謀劃和架構,把該管的管住、該放的放開,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嚴格有效監管。今年8月份以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進入實施階段,基礎制度改革“擴面”“提速”;按照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時的建議,全市場實施註冊制的時機越來越近,這也是完善基礎制度的重要機遇。

  劉鶴副總理提出的“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是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指引,讓制度更加定型、監管更可預期、執法更加有力,市場主體的活力才能最大程度釋放出來,才能在創新、競爭和守法之間找到最佳平衡。不干預要靠制度保障,零容忍也要靠制度支撐,所以,制度改革完善要馳而不息推進。要繼續堅持整體設計、突出重點、問題導向,抓緊補齊制度短板,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回答市場關切,提升市場功能,增強市場參與者的獲得感。

  第二,著重抓好上市公司和投資銀行兩個關鍵環節。

  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眾多,優化市場生態需要方方面面提高認識、提高運行質量,但從中國實際情況來看,上市公司和投資銀行兩大環節顯得更為重要。這是因為,投資標的是根本、是基石,而對投資標的進行檢驗的首先是投資銀行,投行本身還是引領投資風向的主體。

  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來說,要把好“進口關”和“出口關”,優化標準、強化執行、提高效率。目前,發行註冊制試點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優化退市機制也取得積極成效;重組上市、分拆上市、小額快速融資、股權激勵等創新舉措相繼落地。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要求,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規則體系,盯住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督促上市公司規範運作。

  從增強中國投資銀行的競爭力、打造國際一流投資銀行來說,一要抓好制度落實,進一步壓實投資銀行作為中介機構的責任。將保薦人資格與新股發行信息披露質量掛鈎管理,適當延長保薦機構持續督導期。落實好投資銀行作為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中介人的職責,把適當的投資產品推介給適當的投資者。二要強化投資銀行特別是重點投資銀行作為“理性投資、長期投資、責任投資的投資者”定位,發揮好重點投資銀行引領市場投資風向的積極作用。要在減少不必要管制、創新資本和人才機制、豐富市場手段、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採取創新舉措。

  第三,進一步出台創新舉措,不斷夯實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把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市場主體那裡去,讓資產以公允的價格進行交易流動,給市場主體以穩定、積極的預期,這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基本體現。根據中國實際情況,要進一步構建實體經濟向資本市場釋放需求、資本市場向實體經濟反饋信號的機制。

  文章指出,去年以來,通過實施一系列改革舉措,資本市場顯著增強了適應性、包容性,一些亟須市場化融資且有較好市場前景的企業,得以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一些亟須重組重整的上市公司,得以市場化重組或出清。也有少數嚴重破壞市場秩序的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得到依法處理。這些舉措是基於中國經濟“基礎市場空間”和“長期向好趨勢”實施的,有助於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

  我們要繼續緊扣經濟發展大勢,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創新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既要謀劃技術層面的市場管理措施,更要多謀劃關係經濟發展大計的根本性改革措施。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