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十三屆全國政協第四十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15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綫,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作用,更好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讓農民群衆得實惠。
11位委員和特邀代表圍繞農產品供給結構、品牌建設、流通體系、市場監管等建言咨政。近70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台上發表意見。大家認為,近些年,有關方面圍繞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做了大量工作,我國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貨真、價實、質優產品供不應求。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農產品生產流通體系經受住了考驗,各類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體現了制度優勢。受長期以來供求結構不平衡、產銷信息不對稱、相關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因素影響,農產品區域性、季節性、結構性銷售難現象依然存在,值得高度重視。
委員們建議,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要抓住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契機,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產品流通標准化、信息化、組織化,破除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要加強規劃引導和宏觀調控,健全覆蓋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信息監測和發布平台,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減少生產盲目性。要適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增品種、提品質、塑品牌,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和“小而美”的產品品牌。要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更好發揮供銷社“國家隊”作用,同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訓,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道。要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實用地、用電、資金、稅收等支持政策,加快補齊冷鏈物流等設施短板,降低損耗率、提高溢價能力。要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試點,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要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能力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落實地方政府監管責任。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楊傳堂、李斌出席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鄭建邦作主題發言。全國政協委員王俠、王紅玲、房愛卿、陳曉華、陳星鶯、唐俊傑、溫雪瓊、嚴琦、歐陽澤華和專家學者劉平均、企業代表陳磊在會上發言。農業農村部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供銷合作總社負責人作了互動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