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今年1-7月份,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是中國每日平均新增市場主體6.4萬戶,其中企業平均每天增加2.1萬戶,淨增1.1萬戶。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已經達到了1.32億戶,其中企業達到了4110.9萬戶,分別比去年年底增長了6.7%和6.5%。這源於近幾年持續推進的商事制度改革紅利在逐步釋放,培育了創業熱情,激發了市場活力,釋放了發展動能。
人民網發表署名爾爭木的評論文章表示,商事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簡政放權上做“減法”,在加強監管上做“加法”,在優化服務上做“乘法”……近幾年,市場監管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文章提出,在簡政放權上做“減法”,要通過打造好權力瘦身的“緊身衣”,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從“先證後照”到“先照後證”,再到如今的“證照分離”在18個自貿試驗區開展全覆蓋試點;從註冊資本實繳改認繳,簡化經營場所登記,到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從取消名稱預先核准,企業年檢改年報,到減少工業產品許可……一系列制度改革落地有聲。目前,全國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企業注銷推行“一網通辦”和多部門協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種類由24類壓減至10類,對31種產品不再實行強制性認證,27種產品轉為企業自我聲明,特種設備生產許可項目大幅精簡合併,特殊食品許可簡易變更時間大幅壓減,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一公開”完成全流程整合,納入25類69項檢查事項。
在加強監管上做“加法”,關鍵在於讓權力在法定框架內運行。一方面,要建設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法制化營商環境,就必須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規範行政執法的程序,要做好監管機構的自我監督和自我提升。因此,夯實法制建設基礎,是切實提高監管能力和不斷提高監管效能的必要之舉。今年1月1日施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從國家層面確立的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性行政法規,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揮重要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創新監管方式,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強化競爭政策實施,切實維護市場秩序。目前,市場監管總局牽頭推進部門聯合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已涵蓋了35個抽查領域,74個抽查事項,實施了跨部門聯合抽查。在做到“利劍高懸”的同時,更要做到“無事不擾”,減少抽查次數,規範抽查過程,方可給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法制化營商環境,實實在在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
在優化服務上做“乘法”,要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對工作監督檢查,定期分析相關數據,查找工作短板,改進工作措施,推廣工作經驗。通過摸准“堵點”、打通“痛點”,通過提升服務效能和便利度,來切實提高市場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7月21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要在加強監管、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深化電子營業執照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的應用;及時總結推廣企業電子印章應用的典型經驗做法。
文章指出,通過持續推進深化改革,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已躍升至第31位,並連續兩年被評選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當前,儘管面對複雜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但只要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必將更大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基本盤增加更多穩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