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發現彰化縣內確有未被篩檢但有病毒抗體的“漏接者”。(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8月4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今天上午表示,台大公衛與彰化縣衛生局6月底合作,進行萬人血清抗體檢測以了解COVID-19的感染情況,發現縣內確有未被篩檢但有病毒抗體的“漏接者”、潛在個案,詳細調查分析結果預訂8月中旬公布。
陳秀熙與台大醫師陳世英,上午在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舉行“群體健康研究群抗COVID-19”說明記者會,就台灣近期接連出現外籍人士包確診提出建議,主張應對境外移入的高風險及容易接觸的人口密集國家或地區做核酸篩檢, 而非一般講的普篩。
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6月底合作,針對過去COVID-19在該縣內的感染情況,展開萬人血清抗體檢測,目前已檢測4千多人,發現彰化縣內確有未被篩檢但有病毒抗體的“漏接者”,研判有可能是過去曾感染的個案,未必還具有傳染力的所謂潛在個案。
對此,陳秀熙指出,台大公衛一直認為,台灣過去在境外移入個案的居家檢疫過程中,一直不是以檢測為主的方式,而是等到有症狀出現才檢測,所以對於沒有症狀的個案無法檢測出來,所以才會認為台灣的社區一直存在潛在個案,只是個案的比例有多大,要看抗體血清的調查,詳細調查分析結果,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預訂8月中旬公布。
陳秀熙說,有關核酸檢測的CT值,國際間的標準訂在30到40,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建議是38,台灣是35為標準,不同感染地區而有不同的標準,但基本上都認為在40以下有可能陽性,這樣的感染症狀在無症狀者特別容易發生,也有可能具有傳播力,因此民眾對於新生活戴口罩、勸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還是要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