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貓二寶妹27日齡,台北市立動物園為熊貓二寶妹舉辧命名活動。(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
中評社台北7月27日電/台北市立動物園熊貓寶寶“二寶妹”今天滿月,從耳朵、眼睛周圍、肩胛部的小背心等,皮膚漸漸從粉紅轉為黑色,許多粉絲開始討論“二寶妹”究竟是像憨厚的爸爸“團團”,還是靈敏細緻的媽媽“圓圓”?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你所不知道的“二寶妹”。
台北市動物園發布新聞表示,“圓仔”與“二寶妹”姊妹倆都意外經歷熊貓媽媽“圓圓”生產後沒能立即順利哺育,還在叼仔過程中不慎將新生寶寶劃傷,讓照養團隊不得不緊急啟動人工哺育機制,一方面確保新生寶寶喝到母乳,另一方面讓獸醫師治療新生寶寶的傷口,保育員有機會擔任大熊貓的代理媽媽。
進行人工哺育時,“奶媽組”的工作主要就是餵奶、拍背打嗝、刺激排便,所有的任務都必須靠那雙“黃金媽媽手”,雖然時隔7年,“奶媽組”保育員的鮮明記憶依舊很快被喚起。看到熊貓“二寶妹”的照片,曾有人開玩笑說,會不會是動物園拿姊姊“圓仔”小時候的照片來混充?但是透過“奶媽組”保育員的觀察可以發現,其實姊妹倆還是有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園方表示,熊貓“圓仔”的身體比較硬實,刺激排便時身體總是直挺挺,“二寶妹”的身體就比較軟Q,刺激排便時身體可以向後仰超過180度,但是當姊妹倆相隔7年各自順利回到媽媽懷抱,保育員再從媽媽身邊把“圓仔”或“二寶妹”帶出來檢查時,發現姊妹倆身體都更加柔軟,或許經過“圓圓”的抱持鍛鍊,大熊貓寶寶必備的柔軟功,姊妹都已展現天分。許多粉絲應該都還記得,“圓仔”曾在“毀茄冬樹活動”時,展現過驚人柔軟身段,而且還毫髮無傷。
透過分辨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密笈,相信大家都會區分“團團”和“圓圓”,也順便考考大家,照片中的究竟是姊姊“圓仔”還是“二寶妹”呢?
台北市立動物園將為“二寶妹”舉辧“幫我取好名〜大熊貓寶寶命名活動”今天上午10點正式開始,活動採網路投稿,第一階段命名活動將持續至8月7日截止。命名辦法請瀏覽Taipei Zoo台北市立動物園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Zoo,別忘了來參加“圓仔妹”的命名活動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