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潘兆民:德法拒跟進美國禁華為 台灣應思考
http://www.crntt.hk   2020-07-24 00:16:47
潘兆民。(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7月24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國近期號召國際拒絕使用中國華為5G技術,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壓制採取拉攏盟國圍堵策略,但可以發現,各國響應程度不均,甚至歐盟主要強國德國、法國未跟進拒絕華為設備,這當中除了受到中國的經濟引力影響,也顯見在兩強當中對等距離的外交思惟,台灣蔡政府應借鏡思考。

  潘兆民,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通識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東海大學國際教育合作處副國際長、東海大學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主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系訪問學者及上海復旦大學訪問學者。

  談到美中科技對抗趨勢,潘兆民表示,美國為了全面壓制中國,近期號召盟國圍堵中國5G,拒絕使用華為提供的技術設備,不過,國際上並沒有因此形成一股“拒用華為”的風潮,完全表態跟進美國的國家包括英國、澳洲、紐西蘭、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其餘國家有些未表態、有些則持開放態度,德國、法國宣布不禁用華為設備,甚至連“五眼聯盟”成員國加拿大都陷入長考,顯示美國的圍堵策略並沒有產生太大效果。

  潘兆民分析指出,各國在是否禁用中國5G技術,不外乎是政治與經濟間的考量,英國、澳洲、紐西蘭與美國同屬“五眼聯盟”成員,自然相互站隊,日本雖然在經濟方面需要中國的幫忙,但在政治壓力需要屈就於美國。可是美國這樣的做法,也並非所有盟國都認同,德國與法國就是一例。

  德國、法國在面對華為態度相對開放,潘兆民表示,因為歐洲在經歷特朗普實施單邊主義之下,吃了很多苦頭,所以在商業、經貿上容易與中國站在同一立場,且在政治上,特朗普打擊中國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爭取連任,歐洲在商業經濟的考量下,沒必要為美國背書,擔任特朗普的墊腳石,所以可以發現,特朗普邀請德國參加G7峰會,但德國總理梅克爾第一時間拒絕,態度相當明顯。

  此外,潘兆民指出,法國還曾經發生過類似華為事件的翻版,法國能源公司阿爾斯通(Alstom)本來是該國發展前景看好的企業,但2013年,該公司前高階主管因在印度尼西亞項目中的行賄案件,被美國以《反海外腐敗法》進行長臂管轄,在美國機場被捕,最終,阿爾斯通被罰款7.72億美元,同時該公司的能源業務也被美國通用電氣收購。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德、法面對華為的情況,自然明白美國的用意何在,潘兆民說,且歐洲許多企業與美國企業存有激烈的商業競爭。坦白說,歐洲國家沒有必要為了呼應美國的政治利益,去幫助美國打擊政敵,犧牲自身的商業經貿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