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榮 |
中評社台北7月7日電(作者 李建榮)國民黨敗選後,黨內有些領導把九二共識當成替罪羔羊,推動中的黨務改造要重啟兩岸論述,九二共識存廢頓成關注焦點。其實深究當年九二共識形成的背景與史實,足以肯定求同存異、擱置爭議,是兩岸對話的基礎,也是智慧的展現,這個基礎既然受到動搖,已經證明兩岸重回對抗路線,對兩岸人民有害無益,對區域安全穩定也是破壞。
現國民黨中央與“立法院”黨團幹部中,有人異口同聲認為九二共識是28年前的事,年輕人還沒出生,這個論調大有問題。其後面的意思其實暗示指現代年輕人既不懂九二共識,甚至誤認年輕人不接受九二共識,才是國民黨敗選原因。這種改革論調十分危險,因為沒有認清國民黨敗選真正原因,是黨內高層不團結,韓國瑜提前換跑道不受選民認同以及香港反送中事件拖延未落幕所致。如果黨的高層無私,初選制度不要像初一、十五月亮不一樣,有高人氣的韓國瑜就未必要選“總統”,這已不是事後諸葛,而是整合無望、敗象早已露。其次,國共平台的高峰會晤停擺,大陸方面對台政策四十年重要講話,國民黨既不能事先掌握,回應態度也落於於民進黨及親民黨之後,顯示國民黨決策中心的瞻前顧後。而後蔡英文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是故意的移花接木,國民黨及其候選人反應遲鈍,強度不夠,隨著香港情勢遲遲不落幕,韓國瑜及“立委”的選情最後雪上加霜,大勢已去。
因此國民黨敗選的檢討,一定要對症下藥,何以初選制度搖搖擺擺,何以過去溝通順暢的國共平台變成有一搭沒一搭,不能洞燭機先,事先溝通預防。以致兩相對比,民進黨初選結束是團結開始,國民黨提名結束卻是分裂開始。而蔡英文掌握“國安”機器,利用香港情勢大搞仇中抗中牌,主張以和為貴的國民黨,當然在激情與民粹下,顯得主張相對的蒼白無力。
而今選後已過半年,九二共識的功過是可以檢討,但絕不是將其棄而不用,束諸高閣,用新論述就可取代,否則國民黨內的九二共識論戰,只會自亂陣腳,甚至成為另一波黨內分裂的開始,國民黨主事者不可不慎。
九二共識的可貴在於當年雙方的領導人及其所屬政黨,都能守住各自“憲法”精神,追求國家統一的目標,且能理解相互間對一個中國內涵定義的有所不同,因而能把政治歧異先擱置,不耽誤兩岸事務性協商。2005年連戰和平之旅,提出正視現實的九二共識,為大陸領導接受,才有2008年後兩岸恢復協商的23項協議,與2015年新加坡的馬習會。上述成果,國民黨哪一點賣台了,“中華民國”政府在台澎金馬執政現況有遭到改變嗎?
因此九二共識,不僅不是過去式,且是現在進行式。國民黨若將之定位為歷史,這將是正合民進黨之意,蔡英文與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與讓九二共識進入歷史,豈不是趨同,差異不大,國民黨今後哪還有強項來處理兩岸爭議,讓民眾做出另一種選擇。
今天國民黨不思自己宣傳不到位,辯護不力,讓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在民意支持上有所斬獲,似乎民進黨主攻的“傾中賣台”、“不當黨產”都成國民黨灶門,國民黨只好讓黨產歸零、與中國大陸劃清界線,以為如此的改革、再出發就會重返執政之路,這根本是大頭病,完全照民進黨設定的議題在走,看不出政黨的主體性與理想號召。國民黨繼續在野,在重大是非議題上唯有展現制衡的實力與能量,超脫民進黨設定的框框,在議會與街頭力量交叉運用並進,才有機會茁壯,重拾支持者的信心,這才是當務之急,國民黨就要野蠻點,不能虎頭蛇尾,摘下戰果,這比枯燥的改革論述,更能震動視聽,感動人心。
民進黨最終的政治目標是台灣獨立,中國國民黨做為一個建立民國的政黨,且是中山先生的信徒,其最終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民主均富統一的中國。雖然統一是長期的目標,且無時間表,但國民黨既然反獨,又不敢恢復李登輝時代的國家統一綱領,在統獨的光譜上,國民黨自然就失去清晰可辨的政治號召。國民黨避統,至少應強而有力挑戰民進黨獨的路線,問問民進黨既然再一次全面執政,台灣獨立怎麼做?可以有多少國家承認?會不會引起台海戰爭?這都是民進黨及蔡英文政府無法迴避的問題。
國民黨的在位者,若要檢討九二共識,應該是要呼籲兩岸三個主要政黨重回當年的九二共識原貌,當年的九二共識有同的部分是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目標,異的部分則是台灣方面要求對一個中國涵義有各自表述空間,大陸方面則是主張事務性商談不必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這就是當年對政治歧見有各說各話空間,但不影響會談的進行,問題的解決。而今民進黨不認九二共識,共產黨只說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對台灣方面所提各表意見略而不談,這都不是清楚的原貌。
兩岸分治迄今已71年,兩岸的大小實力對比也日益懸殊,當年九二共識擱置政治歧見,展開務實協商,這是一條實踐可行的政治和解之路,九二共識不僅不落伍,更將歷久彌新,更是兩岸求同存異及未來政治談判“求同化異”的指南針。台灣方面一直迫切提出的參與國際空間、以及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建立以及加強經濟合作等空間,也唯有繼續以九二共識為互信基礎,才有突破可能。國民黨當前的主事者,應該要提出一條與民進黨截然不同的道路選擇,才有翻身機會,否則訴求與民進黨趨同,對選民的號召力既不大,甚至可能還會失去原本忠貞堅定者的支持,國民黨中央不可不察。
(作者李建榮,資深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