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眼下一提“新基建”,很多企業界朋友都兩眼放光,心動加速,迫切希望自己成為那個捷足先登的人。要想參與“新基建”,就要弄懂“新基建”。從政府層面講,如果“新基建”最終成為一次“分蛋糕”的盛會,也將事與願違,事倍功半。
經濟日報發表南開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劉亞東文章表示,同樣作為全球危機中的國家經濟振興計劃,人們很自然地會把“新基建”與2008年的“四萬億計劃”進行類比。那麼,“新基建”與“四萬億計劃”有何異同?“四萬億計劃”能為“新基建”提供哪些經驗和教訓?
回顧“四萬億計劃”,時任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記得當時在工業企業中有一句口號,叫作‘在金融危機中不裁員、不減薪’。這個口號對不對?我覺得對,在當時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必須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抱團取暖,這是對的。但回過頭來仔細琢磨這句話,它不符合市場規律。在那種極端困難的時候,肯定要有企業破產,有企業退出,肯定要下崗分流,肯定要減少收入,獎金也不能再發那麼多了。在極度困難的時候不減薪、不減人,什麼時候減薪減人?”
李毅中先生的這段話意味深長,又發人深省。
“新基建”是“四萬億計劃”的揚棄
文章分析,從出台背景、戰略目標、實施方法、意義和影響等方面看,“新基建”與“四萬億計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簡言之,只有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新基建”才能趨利避害,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支撐。
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中國經濟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現負增長,大批農民工返鄉,經濟面臨硬著陸的風險。為了應對這種危局,中國政府於2008年11月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實施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這就是所謂的“四萬億計劃”。
“四萬億計劃”通過增加政府支出,在保障就業、提振消費、避免經濟下滑等方面收到了明顯的成效;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也為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但其消極影響也是明顯的。“四萬億計劃”嚴重刺激了國內通貨膨脹。貨幣的濫發導致虛擬經濟過度增長,而實體經濟相對萎縮。尤其是房價的過快增長嚴重違背了經濟規律,透支了未來發展潛力,從而導致城鄉差距拉大以及貧富不均加劇。而房地產的繁榮又伴隨著地方債高企,給經濟運行帶來巨大風險。
有了“四萬億計劃”的前車之鑒, “新基建”至少應有以下改變。
第一,“新基建”中的政府角色應當轉換。“新基建”和傳統基建都具有基礎性、公共性和通用性等屬性,當然離不開政府的統籌和布局。但“新基建”也應當規避傳統基礎設施建設走過的彎路,特別要破解政府包辦、一哄而上、產能過剩等老大難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政府的職能和政府推動項目的方法應當改變,要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從領導到引導、從指揮到服務、從定規劃到定規則的角色轉換。
第二,“新基建”應當具有強烈的商業化屬性。其中,企業應該發揮主體、主導和主角作用。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快速發展,特別近些年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擁有一批世界級的數字化信息通信企業,它們應當成為“新基建”中最活躍的要素和力量。
第三,“新基建”應當成為一個開放的平台。要以國家政策和資金為引導,廣泛吸納各方面力量(包括國外力量)參與。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技術創新性強、發展變化快,還面臨更大的市場不確定性。所以,必須在與市場需求相耦合中創造價值,必須鼓勵不同主體運用市場機制開展合作,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能力。“新基建”產業鏈條長,帶動效應明顯,相應會帶來大量新增就業,並會優化中國就業人員的結構。同時,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鐵路、電網等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在高速鐵路、特高壓電網等方面無疑將繼續發揮著主導作用,但這些領域也可以通過合理的機制來吸引社會資本和民營企業參與。
第四,“新基建”應當鼓勵投融資渠道多元化。“新基建”的投資規模顯然是巨大的,難以精確估計。而且,“新基建”投資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傳統意義上的基礎設施主要是由政府投資,但隨著社會力量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壯大,社會資本規模不斷擴展以及社會資金來源日益多元化,今天的“新基建”已經有可能不再讓政府唱獨角戲,而更多是由政府、企業、社會力量合作完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將成為如此龐大的資金規模的可靠保障。
第五,“新基建”應當更加關注知識產權保護。要力求在知識產權的獲取、歸屬、分配、轉移等方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國家利益,符合國際規則和慣例。
第六,“新基建”的組織形式應該保障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新基建”奏響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最強音
文章指出,“新基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技術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新基建”要求把這些新一代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物化為新型基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