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獲豐收。
|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神奇!又鹹又鬆的海灘上以前種什麼都活不了,如今卻長出了綠油油的蔬菜。”5月下旬,在三沙市永興島白沙灘,中國海軍西沙某水警區官兵種植的一片“沙變土”試驗田喜獲豐收:小白菜、上海青、娃娃菜、茼蒿、生菜……一畦畦青翠欲滴的蔬菜生機勃勃。前來采摘蔬菜的中士宋智樂高興得合不攏嘴:“我們突破性地種活了7種蔬菜。”
該水警區領導告訴記者:“西沙海灘種植蔬菜首獲成功,結束了海島沙灘種菜不長秧的歷史。將這一技術大面積推廣,有望解決駐島礁軍民吃鮮菜難題。”
西沙島礁高鹽、高濕、高溫,“吃鮮菜難”一直是困擾守島官兵的難題。從上世紀70年代起,駐島軍民吃鮮菜基本靠船運補給。
“過去,海帶、粉絲、腐竹、南瓜是西沙餐桌上的常見菜。因為長時間吃不到新鮮蔬菜,官兵缺乏營養補充,容易出現口腔潰瘍等情況。”
在中建島服役20多年的西沙某守備隊三級軍士長邱華介紹,為改變艱苦環境,一代代守島官兵像螞蟻搬家一樣從大陸運來泥土,在島上開辟以各省市命名的“巴掌菜地”,種活了空心菜、辣椒等蔬菜,但產量有限。
2007年,國家科技部在西沙永興島建立海島蔬菜生產技術示範基地。隨後,又為琛航島等島興建防台風、防日曬、防暴雨、防腐蝕的“四防”溫室。2014年,永興島引入智能霧化栽培技術,島礁蔬菜產量顯著提升。
然而,“四防”溫室占地面積大,對技術、維護和場地要求高,難以推廣至西沙各島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