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通國內大循環”:中國經濟戰略將發生怎樣深刻變化
http://www.crntt.hk   2020-05-30 08:00:44
對國內需求的高度重視和中國當下面臨的國際經濟、政治大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重視國內需求是環境所迫的被動應對,相反,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勢使然。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些金句讓內需成為兩會的焦點議題。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浮出水面。

  依賴出口型增長導致內需體制不健全

  新京報發表經濟學者關不羽文章稱,毋庸置疑,對國內需求的高度重視和中國當下面臨的國際經濟、政治大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重視國內需求是環境所迫的被動應對,相反,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勢使然。

  其實,這一趨勢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蛛絲馬跡。近年來,很多中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海外代購、出國購物卻買回了很多“Made in China”的產品。這樣的經歷讓人哭笑不得。

  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國內需求和國內製造業產能之間的脫節——國內有充分的產能,也有充分的需求,卻無法順暢對接,因而不得不借助外部循環“出口轉內銷”。

  這不是正常的外部循環,而是經濟運作失調導致的效率損失,涉及出口補貼等政策導向、關鍵技術缺失、品牌積累不足以及供需信息不暢通等諸多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出口依賴型增長模式留下了內需體制不健全的後遺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騰飛是從出口依賴的外向型經濟起步。通過深度參與全球市場,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最龐大的工業體系。

  這種外向型經濟循環“兩頭在外”——原料進口、產品出口,國內提供的是產能。

  這種發展模式的優勢在於產業發展速度快、培育周期短,很多產業都是直接從境外轉移進來的,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技術的積累和提升。

  “抄近道”的外向型經濟有明顯的缺陷和短板

  文章介紹,在經濟發展啟動階段,這種外向型經濟確實是一條捷徑。日本和韓國以及東盟國家也經歷了類似的階段。

  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經濟發展模式,任何模式都是有所得也有所失。“抄近道”的外向型經濟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和缺陷。

  比如,基礎技術發展滯後、大規模貿易順差造成了對外貿易關係緊張、金融市場發育不健全、國內資本市場低效等。

  歸結起來,就是龐大的產能與國內需求不匹配所致。這種不匹配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內需不足”,而是內需體系的失調。

  從各國發展的經驗看,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只能為經濟發展的前半程保駕護航,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定出現瓶頸。

  向內需市場轉型的兩個國家樣本

  文章分析,今天中國遭遇的出口環境惡化、經濟增速放緩,在發展軌跡類似的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等都不同程度出現過。

  突破這一發展瓶頸的關鍵在於國內市場的良好發育、內需潛力的挖掘。這方面比較成功的是日本,東盟國家如馬來西亞就比較失敗。

  不過,日本的內需體系完善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倒逼”出來的。

  八十年代初美日貿易摩擦加劇,日本不得不放棄單一的出口依賴模式,轉而在內需體系的發育和完善上加大力度。

  即便1985年的廣場協議對日本出口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但是其強勁的國內需求依然支撐了日本GDP保持中等增速,並持續至1990年代初。

  即使因種種因素,日本經濟在90年代初期後陷入停滯,但是穩定的內需保證了其人均GDP維持在一流發達國家水平。

  反觀馬來西亞在2011年實現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後,一直未能提升內需,沒有完成出口依賴型經濟的轉型,此後的經濟表現一直不佳。2015年、2016年人均GDP兩度跌破1萬美元,有明顯的退步。

  今天的中國經濟也走到了類似日本1980年代初的轉折階段,內外環境都不允許中國經濟繼續依賴出口,“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實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常識角度講也是如此,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以滿足外部需求為目標,而置本國國民的需求於不顧。

  摒棄計劃經濟思維才能建立國內大循環

  文章指出,“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是一項艱難繁劇的任務,牽涉到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調整和資源重新配置,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嚴重的波折。但是,也要看到中國龐大的人口、成熟全面的工業體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這是中國優於大部分出口依賴型國家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