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道,財政赤字規模增加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1萬億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一出爐,兩個“1萬億元”就迅速占領各大媒體頭條,格外打眼。
有人算了筆賬:新增1萬億元後,今年赤字達到3.76萬億元,加上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約佔中國GDP總量4.1%。
國內專業人士分析,除了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的4.76萬億元,報告還提到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合計下來,這些政策總規模按小口徑計算約8.5萬億元。
為何要舉債?錢花到哪去?怎麼花好?特殊之年,這些都是打理好“國家賬本”的必答題。
(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020年,既有決戰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又有疫情衝擊下保就業穩民生的硬需求,還要為實體經濟減負,努力擴內需、促創新、補短板……每項工作都不容有失,每項工作卻都“花費不菲”。
而另一個事實是,國家“錢袋子”今年也比較緊張。
-14.5%,這是今年前4個月的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