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重陽直播截圖 |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記者 李娜)國際關係學院校長助理、教授、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達巍日前在人大重陽主辦的“重新認識美國”系列直播中分享他對“歷史關口再思中美關係”的深度思考。直播中,達巍梳理分析了美國各個階段對華接觸戰略,他表示,當前中國國內對美國的看法趨於複雜化,有朝著負面變化的趨勢。中美關係經過40年,現在我們可以得到的一個結論是美國對華接觸戰略終結了。
關於美國對華接觸戰略,達巍指出,第一個階段是1949-1972年,美國對中國實行的是遏制戰略。“遏制”是個專有名詞,英語叫Containment,並不是隨隨便便表達負面的看法就叫遏制。什麼是“遏制戰略”呢?舉例,我這個手上有瓶礦泉水,這個瓶子是個容器“Container”,對瓶子里的水就構成一種遏制的關係。“遏制”是二戰結束,冷戰剛開始時,美國對蘇聯、東歐,後來對新中國實行的戰略。
美國1949-1972年對中國實行的就是“遏制戰略”,“遏制戰略”最基本的表現是,比如瓶子和水之間是沒有來往的,是兩個完全不接觸的物體,這是遏制。建國之初,中美之間沒有來往,我們打了一場半戰爭,朝鮮戰爭是一場,越南是半場。我們和美國幾乎沒有來往,也沒有貿易,也沒有人員來往。政治上,美國不承認新中國,這都是遏制。
第二階段,1972年尼克松訪華到1979年,美國對華大致實行的是軍事戰略。中美蘇大三角,這是冷戰的需要。
第三階段,1979年以後,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變成了所謂“接觸”戰略。從1979年開始,美國至少對中國實行了大概40年的以接觸為主軸的對華戰略。接觸戰略,英語叫Engagement。Engagement並不是接觸,而是拉住這樣的感覺。比如兩個人Engage,Engagement是訂婚,青年男女第一次見面,看個電影,吃個飯,這是頭一次見面。等到Engagement兩個人已經深度交融,訂婚了,這是一種深度結合的關係。他個人會傾向翻譯Engagement為“咬合”,像兩個齒輪互相地咬住,一個齒輪帶著另外一個齒輪,大齒輪帶著小齒輪,這就叫接觸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