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越是困難時期,越要保障基本民生,特別是強化對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
人民日報發表記者邱超奕述評文章介紹,在疫情防控中,從下發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延長公益性崗位政策實施期限到簡化社會救助程序、啟動臨時物價補貼……一項項有力措施溫暖人心,加固了兜底保障網。
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我們有較好的物質基礎和制度安排: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5億人,失業參保人數在2億人以上,且多年來保障待遇穩步提高;在基本醫療體系中,針對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重病住院報銷比例已提高至90%左右;近年來累計建設的8000多萬套保障房和棚改安置房,幫助2億多人安了家……貧、寡、孤、殘等特殊群體,整體上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所安。
在遭遇災害、疫情等衝擊時,從中央到地方各項政策及時出台、精准實施。比如,為應對近期食品等價格上漲,中央財政將3到6月的價格臨時補貼金額提高1倍發放,且擴大補貼人群範圍。財政部門為此提前安排1030億元救助補助資金,很快又追加約530億元,資金額度超過去年全年實際執行數。這樣的政策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依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保障困難群體民生安穩,不能有半點鬆懈。要始終秉持底線思維,關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對他們既提供普惠的兜底保障,也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幫扶。
要提高兜底保障政策效果。花同樣的錢,把事情辦得更妥帖,更能急群眾之所急,讓群眾滿意。比如,廣東省民政部門給一些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提供“現金+實物救助+服務”綜合保障;相比直接領錢,在家就能獲得生活照料的方式,更令保障對象稱心滿意。再如,湖北省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實施“一戶一策”動態管理,關注他們在疫情之下的生產生活狀況,逐戶逐項排憂解難。相關管理部門設身處地為困難人員著想,創新保障內容和服務方式,幫到了點子上,其成功經驗值得推廣。
還要注重建設兜底保障長效機制。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眼下,各地和相關部門都在對標“小康”要求,加快民生政策的落實。我們要繼續發揚扶貧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繼續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不斷完善對困難群體生產幫扶、生活照料的政策制度體系,把兜底保障網做得更密更實。
當然,兜底保障政策執行中務必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相關措施、標準要重在“保基本”,圍繞困難群眾最現實、最緊迫的基本需要去發力,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情。不能大水漫灌、“撒胡椒面”,要真正把好事辦好,讓這張兜底保障網經得住風雨,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