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海軍“福特號”航母。 |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學報5月刊文,分析美海軍“航母依賴症”的症結,暢想擺脫“航母依賴症”的可能方式。此文既有“深思”,也不乏“腦洞”,引發多方關注。
受多方利益影響
在這篇名為《10萬噸級的慣性》的文章中,美海軍少校傑夫·範德內格爾從4個方面分析美海軍“航母依賴症”背後的動因與利益糾葛。
首先是軍種利益博弈。在美海軍各兵種中,海軍航空兵是堅定的“航母派”,因為如果航母規模縮減,海軍作戰飛機數量勢必大幅“縮水”,海軍航空兵軍官的晉升之路將更狹窄。此外,從軍種博弈角度看,美海軍也希望借助航母這一“撒手鐧”在與空軍的預算之爭中占據上風。
其次是國防工業“維權”。美國防工業界強調,隨意削減航母這種“國之重器”的生產規模,將對相關產業鏈造成災難性後果。美國防工業界專門成立由2000餘家公司代表組成的“航母工業基地聯盟”,負責航母建造的“維權”工作。美國近年來卸任的5位海軍作戰部長中,有4位是該聯盟成員。在國防工業利益集團的鼓動下,美軍128名高級退役軍官曾聯名致信國會,反對美國政府削減6架F-35戰鬥機的計劃。未來,如果美國政府想對航母建造工作作出重大調整,勢必面臨“航母工業基地聯盟”更大規模、更有力的反擊。
再次是政府內部掣肘。美航母生產和維修保養所涉及的公司,分布在美國46個州和293個國會選區。上述公司對美國會所有參議員和2/3眾議員的選情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美國會內部支持航母建造的勢力十分強大,多次否決美海軍因經費不足提前退役“林肯”號和“華盛頓”號等航母的計劃。
最後是慣性驅使。前美海軍戰爭學院院長威廉·西姆斯曾指出,美軍存在不願接受新思想的危險傾向,即便潛在對手大力發展反艦彈道導彈和反艦巡航導彈,美海軍官兵仍普遍認為航母無往不勝、所向披靡,不願尋求發展新的作戰平台。
擺脫依賴仍需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