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賀文萍:抗擊疫情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
來源:《公共外交季刊》 作者:賀文萍,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所首席研究員
內容提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漢的爆發及隨後的全球性蔓延不僅是全球公共衛生體系面臨的巨大挑戰,也是中國國際形象構建過程中遭遇的巨大挑戰。所謂“武漢病毒”“東亞病夫”及“中國道歉論”等奇談怪論的出台,都意在借疫情之勢來污名化中國。要把疫情的挑戰轉化為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機遇,就必須至少講好三個故事:一是講好中國政府快速反應、領導人民團結抗疫的故事;二是講好中國民眾和民間組織積極配合及果斷行動的故事;三是講好中國積極援助他國抗擊疫情、做好負責任大國的故事。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一場災難,也是一次大考。中國將在磨難中成長並展現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大國氣派和責任擔當。
誰也不曾料到,2020年中國農曆新年的前夕,一場肆虐中華大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裡,已造成8萬多人感染,3000多人死亡。為應對來勢汹汹的疫情和源頭不明的病毒,中國政府和人民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場戰役中,儘管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阻斷病毒的進一步擴散、特別是國際蔓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但仍有一些國際媒體甚至政要把新型冠狀病毒稱為“武漢病毒”或“中國病毒”,《華爾街日報》甚至發表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歧視性文章。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一些政客和福克斯新聞台這樣的媒體還把美國疫情蔓延的原因朝中國“甩鍋”,聲稱美國未能及時應對疫情是因為從中國獲得的信息“令人難以置信地沮喪”。言下之意是:因為中國信息不透明,所以美國疫情未得到控制。凡此種種,都說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的確給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及國家形象塑造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化挑戰為機遇,需要我們至少從以下三個方面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做好公共外交和國際傳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