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現代院專家分析東南亞新冠疫情及合作抗疫
來源: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作者:李鍇、張學剛、駱永昆、李建鋼、王孜、劉金衛撰稿
01蓬勃發展的東南亞遭遇“頂頭風”
東南亞新興經濟體依托迅速崛起的東亞板塊,自1997年金融危機以來保持年均GDP 增速逾5%長達20餘年。然而,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給地區經社發展帶來嚴重衝擊。
1月22日、23日,泰國、越南、新加坡等陸續報告首例確診病例,3月初以來疫情進入快速上升通道。3月23、24日緬甸、老撾開始發現確診病例。截至4月21日,東南亞累計確診30225例。其中,新加坡8014例、印尼6760例、菲律賓6459例、馬來西亞5425例、泰國2792例、越南268例、文萊138例、柬埔寨122例、緬甸119例、老撾19例,東帝汶9例。十一國共計死亡1171人。
東盟國家經濟對外依存度高,旅遊業、製造業等受衝擊嚴重。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多國旅遊業對國內生產總值貢獻超10%,泰國甚至達20%。泰、馬、越、菲等製造業較強的國家面臨供應鏈、需求鏈“雙斷”風險。印尼、馬、文的商品出口受需求和價格波動衝擊。東盟國家還面臨金融市場動蕩、資本外流、美元債大跌的挑戰。印尼盾貶值一度迫近至1997年金融風暴低點,泰、菲、印尼等國股市下跌觸發熔斷機制,菲股、匯、債市一度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