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斐濟: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http://www.crntt.hk   2020-04-25 10:33:25
 

  南太平洋的門戶

  斐濟在南太地區的地位十分特殊。從地理位置看,它基本位於南太地區的中央,可以說是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同時也在亞洲通往拉丁美洲、北極通往南極的重要航道上。斐濟最大的國際機場位於第三大城市楠迪,是南半球重要的航空樞紐,往來於所羅門群島、基裡巴斯、湯加、薩摩亞、瓦努阿圖、庫克群島、紐埃等其他南太國家的國際旅客都需要從楠迪國際機場中轉。不僅如此,南太國家之間的航運一般也都以楠迪為中轉站。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外交較為活躍的國家,其對外關係的兩條主脈一是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西方發達國家積極發展關係,二是與太平洋地區的兄弟島國保持特殊關係。根據斐濟外交部統計,目前已有中國、美國、日本、英國等22個國家在斐濟首都蘇瓦常設外交代表機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和菲律賓等17國在斐濟派駐領事。斐濟還是眾多國際組織和區域組織秘書處所在地,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太平洋共同體(PC)等重要地區組織和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等國際組織都在此設有秘書處或辦事處,也是多國派駐太平洋島國使節團所在地。因此,斐濟在南太地區事務擁有很大話語權,可以影響整個南太地區的外交走向。此外,該地區的唯一區域性大學——由南太地區各國合辦的南太平洋大學也將主校區設在蘇瓦,更加強化了斐濟在這一地區的重要性。

  在斐濟這個多民族國家中,歐洲人、羅圖馬人、華人能與土著居民和諧共處,但第二大族裔印度族人卻是例外。最早到達斐濟的印度人是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契約勞工,吃苦耐勞,也適應斐濟的熱帶氣候,還有長期從事農業的經驗,因此很受當地種植園主的歡迎。他們一邊勤奮勞動,一邊在斐濟繁衍生息,與印度商人和自由民等一起逐漸在斐濟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掌控著斐濟的經濟命脈。

  由於印度族人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文化風格和外貌,與土著斐濟人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相互競爭,且有著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在土地概念、生產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語言、風俗習慣等許多方面也明顯不同,民族衝突時有發生。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力量日漸雄厚,印度裔斐濟人政治訴求不斷上升,最終打破了微妙的平衡,1987年4月,代表印度裔斐濟人的民族聯合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擊敗了代表土著斐濟人利益的保守政府。隨後,斐濟軍隊中校西蒂韋尼·蘭布卡發動兩次軍事政變,並出任臨時政府首腦和斐濟軍隊司令。2000年5月,武裝分子推翻了斐濟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總理喬杜裡;2006年大選中獲得連任的政府總理萊塞尼亞·恩加拉塞拒絕軍方提出的下台要求,斐濟再次爆發軍事衝突。為調解土著斐濟人與印度裔斐濟人之間的矛盾,斐濟政府多次修改憲法,2013年憲法正式結束了多次政變形成的憲法真空期。新憲法取消了以種族定義和劃分人群的辦法,給予每一名斐濟公民“斐濟人”的稱謂,從而緩解了斐、印兩族的矛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