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船舶行駛在長江三峽五級船閘下游引航道(無人機照片)。隨著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三峽庫區水域貨運加快恢復,船舶流量逐步增長。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速同比下降6.8%,這是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對此,中國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20日在北京稱,首季經濟負增長不具有歷史可比性。
美國《僑報》4月21日載文《回暖勢頭初現 中國經濟或呈“V型”逆襲!》,文章說,事實的確如此,首季經濟下行并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應。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暴發後,大量經濟活動因防疫需要按下“暫停鍵”,整個中國經濟幾近停擺。同時,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擴散,全球跨境投資、貨物貿易等大幅減少。在內外因素 “共振”之下,中國經濟增速出現近30年來首次負增長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遠不止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下降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稱,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可能為負10%。值得一提的是,在IMF上述預測中,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1.2%,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少有的正增長國家之一,明年更高達9.2%。這顯示出外界對中國經濟保持長期向好態勢抱有信心。
事實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和企業複工複產穩步推進,一季度以後中國經濟不會是 “L型” 走勢,而會呈“V型”走勢。這種回暖勢頭已在3月的一些經濟指標中有所體現。
生產方面,用電量、貨運量等指標明顯恢複,3月工業降幅比前2個月大幅收窄12.4個百分點, 4月上旬用電量同比增長1.5%。需求方面,一季度投資、消費降幅分別比前2個月收窄8.4個、1.5個百分點。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回升16.3個、22.7個百分點,雙雙重回榮枯綫(50%)以上。中國經濟“重啓”之勢可謂十分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