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近一段時間,各地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許多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陸續開工,5G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成為引領新一輪投資的亮點。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林火燦評論文章表示,今年前兩個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製造業、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三大領域投資增速均下降明顯,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充分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對於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這是因為,投資是消費的重要變量,也是供給的重要內容。擴大有效投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領域,不僅有利於擴大需求,拉動經濟增長,更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優化供給結構,更好地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實現供給與需求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
文章認為,需要注意的是,在擴大有效投資中,必須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穩妥推進傳統基建項目和“新基建”項目,使二者並行不悖、協調發展,不能“喜新厭舊”,盲目跟風搞“新基建”,忽視傳統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
事實上,無論是傳統基建還是“新基建”,都屬於固定資產投資,都具有很強的乘數效應,都會帶來大於項目投資額數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情況下,加大在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領域的投入,都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也有利於進一步挖掘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對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但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整個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占比仍然偏低。
從“新基建”自身看,搞“新基建”並不是要一切推倒重來,或者“另起爐灶”。比如,一些地方加快“新基建”的投資,並不是要摒棄已有的發展優勢,而是要用新技術賦能現有產業甚至是一些產能過剩行業,加快推動產業升級,使其煥發新的活力與生機,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從這個意義上說,搞好“新基建”離不開傳統基建的支撐。只有傳統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了,產業發展環境更加夯實了,“新基建”投資帶來的技術更新、產業模式創新、商業模式革新效能才能得到充分釋放。
同時,還要看到中國有些地方基礎設施仍然存在明顯短板。中國基礎設施人均資本存量只有西方發達國家的20%至30%;東部不少地區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管網等領域同樣存在不少短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存量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明顯。無論是在民生領域還是在區域發展方面,無論是從補齊發展短板還是從增強發展後勁看,中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都存在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顧及地區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實際,及時補上有關地區基礎設施的短板,而非一哄而上地搞“新基建”。
文章稱,事實上,中央在部署擴大內需時,始終注意兼顧傳統基建和“新基建”。例如,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著眼國家長遠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明確,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因此,在擴大有效投資中,必須全面準確領會中央決策部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要抓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新經濟的發展創造廣闊舞台;也要把擴大有效投資與推進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有機結合起來,精准聚焦基礎設施短板領域,聚焦影響民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增強發展後勁的領域,切不可盲目跟風,不切實際地把所有人力、財力、物力都投向“新基建”,忽視補齊傳統基建領域的明顯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