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比特幣的避險功能,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指出,比特幣根本不可能像黃金一樣成為重要避險資產。最後可以避險的,依然還是黃金及最主要國家的國債和貨幣。比特幣這種將總量和階段性產量完全事先設定且階段性產量定期減半的“設計”沒有調控餘地,其流通量也難以與可交易的社會財富規模相對應,同時,缺乏國家主權和法律保護,意味著有保障的社會財富難以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也就必然導致其幣值難以保持基本穩定。
避風港在哪裡
到底哪一類資產才是安全的避風港?
主流的避險資產一般包括債券、貴金屬、美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等。
招商銀行研究院對1990年至今14次市場恐慌階段的避險資產表現進行了排序,以勝率的排序來看,日元(86%)>美債(79%)>中債(75%)>瑞郎(71%)>黃金(64%)>美元(36%)。
研究發現,在市場恐慌階段,日元以及主權債的避險特征與黃金和美元相比表現更強。
具體來看,以黃金和避險貨幣對比,黃金、美元、日元、瑞郎在恐慌階段的相對避險強弱中,日元在避險區間中的平均收益率最高接近3%,瑞郎次之,黃金則最差;債券方面,由於美債是全球定價資產,美債利率在避險情景中的下行幅度往往更大。
招商銀行研究院認為,在恐慌時期,從安全邊際、流動性和抵押資質的角度來說,核心國家主權債均為最佳配置資產,因此市場資金往往也會一擁而入購買以美債為代表的核心國家主權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