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疫情對應屆畢業大學生就業也有明顯影響。智聯開展的一項網上聯合調查顯示,超半數高校畢業生認為,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其中51%的受訪人認為就業非常難、41.2%的受訪人認為有難度但是可以接受。
曾湘泉表示,不確定因素,確實是很大的挑戰,特別是疫情方面帶來的影響。但是,有挑戰也要看到機遇。
首先,不應人為誇大外部衝擊的影響。從機遇來講,要設法將外需轉內需。除了新基建外,國家要更加重視教育、衛生,公共福利方面的投入。加強人力資本投資,對未來就業質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應下決心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這個問題已非常迫切。
其次,數字經濟發展也帶來了機遇。這次疫情發生以後,遠程辦公一夜之間就發展起來了。其實,遠程辦公、在家辦公並不是新的事物。觀察2020年一季度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一季度最好的就業行業是互聯網教育和培訓。
再次,此次疫情對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一些挑戰,也帶來了一些提升的機會。要看到對政府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推動。比如,過去失業登記僅限於本地戶籍人口,領取失業保險的人員比例很低。登記失業人數900多萬,真正能領取登記失業保險金的僅有200多萬人。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有資格問題、平台發展等。最近,政府積極推進這項工作,在手機、網絡上開展了失業金申領渠道,並且考慮調整口徑,從過去依據登記失業過渡到依據調查失業。還有,在疫情期間,政府和企業深度開展合作,網絡招聘也做得不錯。 |